煤柱面过空巷措施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

ID:16277974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_第1页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_第2页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_第3页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_第4页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柱面过空巷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概况(一)煤柱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布置在3#煤层内,地面标高+1343~+1283m,呈北高南低坡地,疏水性好,不易积水,地面没有村庄及建筑物。井下标高+950米,工作面走向长270米,倾斜宽45米。现煤柱工作面有一处联络巷,联络巷中原安装两道风门,无瓦斯积存,当工作面通过空巷时可能发生冒顶,给工作面带来隐患。为确保工作面安全顺利通过两处空巷,经矿领导研究决定采取加强空巷段支护、合理的组织工序等措施通过该地段,特制订以下安全措施如下:(二)空巷情况1、空巷断面:上宽2.2m、下宽2.6m、高2m,工字钢支护。2、

2、空巷顶板:老顶为砂岩砂质页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方解石脉及动物化石;直接顶为细砂岩灰白色,顶部有薄层页岩或砂质页岩,易呈块状冒落;伪顶为页岩黑色,破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粒砂岩,灰白色,顶部以黑色页岩为主,底部有薄层页岩,层理发育,含植物化石3、空巷受工作面采动压力影响存在不同程度变形,巷道规格、支护质量发生变化。二、施工组织及要求1、采煤队要成立以队长为组长,跟班安检员、瓦检员、各班班长、验收员为成员的过空巷领导小组,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跟班到现场抓安全及工程质量的管理。2、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合理安排各工序平行交叉

3、作业,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和空间;各生产班要密切配合,互创有利条件,保证措施落实到位。3、过空巷期间安监员要现场跟班,瓦检员加强瓦斯检测工作,瓦斯超限立即撤人停止作业。4、班班做好“一班三汇报”工作,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5、严格执行工作面交接班制度,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安全状况以及遗留问题等,必须在现场交接清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6、所有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本措施要求施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三、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一)预先调整工作面推行方向在推采过程中尽可能保证采面与空巷成斜

4、交方向,调整工作面与空巷的夹角成15度以上,防止工作面压力集中,使其在过空巷途中只有局部地点处于过老巷位置,减少矿压,方便施工。(二)预先支护空巷在工作面距离老巷30米之前,必须安排对空巷进行提前支护,防止空巷因工作面推进产生矿压,破坏顶板,产生冒顶和岩石离层,加大过空巷时的困难度。工作面过空巷前瓦斯员提前检查空巷内气体浓度,采煤队提前在工字钢下打好点柱采用的支护方式为“一梁二柱”。支柱的迎山角度必须与空巷的倾角相符,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对空巷内进行维修、维护工字钢支架,清除空巷内杂物,确保巷道与支护完整,支护有

5、效。(三)加快工作面推行速度工作面推行速度是决定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推行速度快,工作面矿山压力小,反之则矿山压力增大,在过空巷期间,工作面推行速度和施工人员组织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1.在过空巷期间,当班值班领导和班长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其它作业地点的人员安排,将人员集中到采煤工作面施工,同时将井下管理人员集中调配到采煤工作面,集中、加强工作面管理;2.过空巷期间,在作业规程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快工作面循环进度,以保证工作面的推行速度。(四)加强工作面顶板与煤壁管理在工作面过空巷期间,由

6、于原空巷处的顶板受到矿山压力的破坏,顶板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煤壁受压后,产生破裂、离层,应加强顶板与煤壁片帮管理,具体步骤应按以下规定进行:1.杜绝挖伞檐或出现伞檐及时处理,防止冒顶和片帮产生工伤事故。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班长、值班管理人员加强工作面的巡查次数,及时纠正各种违章行为;2.加强支柱和护顶管理。在正规循环中,打好贴帮柱,顶板及时上背板,防止产生局部冒顶,背板数量应符合工作面作业规程的规定;3.做好工作面回柱工作。工作面过空巷期间,回柱工作应及时,不应留设多余支柱,应尽量将工作面保持在最

7、小控顶距范围,以减少小工作面压力,为过空巷创造良好条件。4.严格按照《3#煤柱面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柱距、排距作业。(五)过空巷处的管理由于预先对工作的推行方位进行了调整,工作面过空巷时始终只有局部地点处于过空巷位置,应特别加强该地段的管理。由于该地段压力较大,应预先用π梁将原空巷处的顶板托住,π粱一端要插入煤壁粱窝,打上贴帮柱,形成“一梁三柱”,防止漏顶,与空巷揭露处要加强穿顶π粱上用背板刹紧,移动输送机后,及时在煤壁方向架设π梁进行支护。在过空巷的地段,视压力情况架设密集支柱和戗柱加强支护,如空巷地点底板松软,还应

8、视情况在支柱上穿柱鞋,防止支柱下沉,恶化工作面作业条件,为回柱放顶增加负担。(六)安全出口管理工作面上下出口必须畅通,以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的撤退路线。工作面上下出口的高度必须大于1.6米,宽度大于0.7米,断粱折柱随时安排人员更换,上下出口处不得堆放材料、支柱,防碍行人。应有专人负责上下出口的管理与维护。(七)瓦斯管理在过空巷期间,瓦斯员一是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