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

ID:16197263

大小:7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_第1页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_第2页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_第3页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_第4页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英语言的习语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汉英语言的习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舒前林(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习语(idiom)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试从汉英习语的角度来分析中英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观念价值、宗教信仰、历史与文学传统等方面的诸多文化差异。本文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概念,包括谚语(proverb)、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成语、典故、歇后语等。关键词:汉英习语;中英文化差异;一、引言汉英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

2、一种美的享受。习语往往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同时又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人类生活的客观世界有其共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认识往往也有共通之处。因此我们在汉英语言中能够找到一些意义和文化涵义相同或相似的习语。例如,中英两个民族的人民在古代因缺乏科学知识,都把人的“心脏”(heart)当作灵魂、思维、情感的中枢,因而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出现了大批围绕“心脏”的习语。如withahearttoheart(心情沉重)、heartandsoul(全心全意)、hearttoheart(心心相印)。另外,英国和中国人民相同的劳动经历也使这两个民族产生一些相

3、同的人生经验:如Strikewhiletheironishot(趁热打铁);movehaste,lessspeed(欲速则不达);topassfisheyesforpearls(鱼目混珠);castlesintheair(空中楼阁);tofishintroubledwaters(混水摸鱼);tobeonthinice(如履薄冰);tobeoutatelbows(捉襟见肘);Oneboyisaboy,twoboyshalfaboy,threeboysno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样的例子当然还可以举出一些,但必须看到的是汉英民族文化分

4、属东、西两种文化,汉语和英语也是两个很不相同的语言体系,像上段所列的这些习语在汉英习语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多数的习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从而带来交流上的障碍。这些差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试图从汉英习语的文化差异角度,探讨中英文化的各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诸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上面所提的六个方面大致归属如下: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大致是物质文化范围,风俗习惯大致属制度文化的范围,观念价值、宗教信仰、历史与文学传统则可归于精神文化的范围。二、中英文化差异的诸方面内容10(一)地理环境差异1、地理环境不同。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历史上

5、渔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对海洋的依赖决定了其必然使用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语,因此人们造出了一批包含“sea”、“fish”、“sail”等与海洋有关的习语。例如halfseaover酩酊大醉,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别班门弄斧,Fishbeginstostinkwithits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asclose/dumbasanoyster(牡蛎)守口如瓶,cast/lay/haveananchortowindward未雨绸缪,等等。中国大部分地区传统上属于内陆,地域辽阔,以农业为主,因而和“海”“鱼”“帆”有关的习语比较少,但是有一系列与“

6、土地、天空、大山、河流”有关的习语来表达特定的涵义,如“挥金如土、海阔天空、九霄云外、寿比南山、重如泰山、锦绣河山”。2、气候不同。例如,在中国东风是预示春天到来的风,夏天又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等词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

7、ate。”3、物产不同。不同的民族总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习语的产生便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例如中国盛产竹子的地方很多,在汉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已和竹子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苏东坡曾评价道:“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爨(音“窜”)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鞵,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由于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汉民族赋予了“竹”丰富的文化内涵,以竹来象征正直、高洁、坚强的品格。如“竹报平安、势如破竹、胸有成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立竿见影、管窥蠡测、箭在弦上、节外生枝”等。英国地区不产竹,英语中bamboo一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