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88292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其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其治理摘要: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某些“社会风险”演化到“公共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不能将事件治理等同于“应急管理”,治理应该延伸到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运用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可以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更加清晰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综合治理框架”,可为这些事件的治理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启示。关键词: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综合治理框架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200630
2、5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与学校运转模式的变革,高校中各类群体性事件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个现象已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尽管学者们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概念的描述不同,但均强调了事件的发生地、突发性、群体性这三大要素。[1]学者们也普遍认为,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具有主体来源单纯、诱发因素多样、组织行为隐蔽、事件发生突然、行为易于过激、群体情况复杂的特点。[2]这些概念总结和特点归纳尽管详尽,但在指导实践工作中却显得过于庞杂而影响了可操作性。因此,留给学者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发挥“社会学
3、的想象力”,在一个更大的“时空”中去寻找一种理论支撑来更好地将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进行梳理和分类,从而为高校的管理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本文拟从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出发,进行一些粗浅的尝试。一、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认为,“风险”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而其主要的“风险”不再来源于自然界,而是来源于人类社会本身。由于人类活动的不
4、确定性,以及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而制定的各种制度,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风险。[3]作为西方研究公共危机的代表性人物,乌里尔罗森塔尔(urielrosenthal)认为“危机”是社会基本价值框架和行为准则系统受到的现实的威胁。他还认为许多看似急性的、激烈的突发事件都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危机的最终产生是复杂的政治、社会以及组织环境因素演化的结果。[4]结合二人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在公共性层面上,“社会风险”是因,“公共危机”是果,而“突发性群体事件”是从“社会风险”演化为“公共危机”的显性表达,
5、三者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5]图1公共性层面上三者的逻辑关系“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作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子概念,仍与“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有着同样的逻辑关系。借助于这种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作出如下的定义:由于各种社会风险(包括国内外政治社会矛盾、学校管理运行、利益分配矛盾)的集聚,在某个不特定的时刻,以高校学生或教职员工为主的群体,为了表达情感或者维护利益,以临时聚众的方式给学校、政府或其他机构造成压力,并形成公共危机的行为。从这个概念及其包含的逻辑关系出发,人们不难得出
6、以下三个推论。推论一:许多“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背景,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只靠大学行政部门或政府自身已无法有效处理。传统的“应对”、“管理”群体事件的范式已经落伍。推论二:“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并非都是“突然”发生的,大部分事件的爆发都经历了从“社会风险”逐渐演化到“高校公共危机”的动态过程。我们不能将事件治理等同于“应急管理”,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治理需要有一个涵盖“群体事件生命周期”的综合治理框架,向前需延伸至校园风险治理,向后需要延伸到校园危机的治理。推论三:既然“高校
7、突发性群体事件”是社会风险向公共危机演化的显性表达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起到了风险提示、危机预警以及科赛所说的“社会安全阀”的减压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反思与学习,能够起到降低校园风险,化解校园危机的“正向作用”。二、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从形式上看有集会、游行、绝食、罢课、起哄等各种形式,但从事件的起因,即社会风险的种类上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涉政性”事件,它由国家大的政治、社会环境因素引起。我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比较复杂,与
8、他国的领土纠纷、价值冲突、利益矛盾时有激化。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分配不均、贫富分化、贪污腐败、就业困难等各种社会问题凸显。而大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触觉敏锐,还具有高涨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做出比较偏激的举动。典型的案例如2005年3月到4月间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国内高校学生反日情绪高涨,发起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行动;再如,2008年4月,由于法国政府和一些社会人士发表支持“藏独”言论,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