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ID:1613073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1页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2页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余庆县敖溪中学杨华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种途径。要使学生大胆质疑,首先要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质疑;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置的,其核心应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也是历史课程改革应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它突出了自主性,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人性化设计。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学生参与教学,是学生学习方式的

2、根本改变,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而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手段,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疑”中学习,在“疑”中创新。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质疑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教师要有民主精神,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既紧张又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行质疑的前提。同时,帮助他们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排除质疑、创造过程中的障碍。1、打破权威意识,大胆质疑我国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对我国的教育,对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在认

3、识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影响;在道德上,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的服从权威。这样,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因此,很难有主动性、独立性,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平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欲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不敢质疑,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情境中,才能打消学生的畏惧和隔阂心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把自己视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以满腔热情保护学生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去多角度地思考,提出问题。(2)改变“老师说了算,教材不能变”

4、的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大环境下,教材的权威意识正在逐步改变。尤其是中学历史学科对教材的大讨论,更是打破学生对教材权威性的有利时机,“3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爱因斯坦语),就成为质疑、有效创新的重要条件。2、引进合作机制,激发问题的产生合作学习不同于竞争性学习,它是由多名学生合作,彼此基于合作关系上解决某种课题的学习方法。由于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因此更易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节,学生对“罗斯福新政为何能够成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在合作讨论中畅所欲

5、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思维非常的活跃,如得出了它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等观点,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乐于思辩的能力。3、充实学生知识,打好质疑基础问题的提出总是以一个人的知识作为前提,产生于学生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出现差异或矛盾的基础之上。学生质疑的胆量不仅来自教师的直接鼓励,更来自与自身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质疑打足底气。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启发学生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国际形势是怎样的?美国、日本及

6、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员的态度(或主张)有哪些?对历史进程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较理性地注意到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中国国内各派别的矛盾,说明学生已具有潜在的创造意识。如果没有充实的基础知识,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由此可见,充实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产生质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当人们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认识时,就产生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1、引发矛盾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瑞士心理

7、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情输入的信息与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这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从而发现问题。(1)运用历史学相关知识与生活印象的差异历史是连贯的。在学习历史时,我们不能割舍从前。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同学们面对中国的落后,就会联系到曾经强大的中国,自然就会去想这时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了。这样,通过知识与生活印象的差异的冲突,诱导学生质疑。(2)对某部分内容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上进行比较3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等,常常能提出具有独特性的问题。比较的类型主要有类比和对

8、比,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类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通过对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彼此的异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