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

ID:16047504

大小:8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7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_第1页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_第2页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_第3页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_第4页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庵语录旧题宋李衡撰龚昱编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28200.html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樂菴語録雜家類一雜學之屬提要臣等謹案樂菴語録五卷宋龔昱撰昱字立道崑山人從學於李衡録衡平日講學之語為此書樂菴者衡所居也衡為學以論語為本嘗有得於洛人趙孝孫之説孝孫之父受業伊川故衡亦淵源程氏所著周易義海撮要已别著録是編闡明理學間論詩文亦有涉及二氏者如因縁地獄諸説未能粹然無疵而超悟處自非淺人所及卷末載衡本傳及遺事數則又有吳仁傑後序王藺孫僑游洚周必大范成大王遂劉煒諸人跋語甚詳觀

2、其抗章論事不避權貴臨歿從容篤於任卹真能脱然於富貴生死之際以之印證所言庶幾躬行實踐非空談性命者可比仁傑後序云吾友龔君立道篤意於學從先生游者六年聞微言要指必書於策亦可謂不忘其師者矣明方鵬崑山人物志稱昱蔚有文學安貧樂道鄉人謂之龔山長所居曰棲間堂陸游劉過皆為賦詩云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恭校上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欽定四庫全書樂菴語録卷一(宋)龔昱編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選貢京師入辟雝肄業率性齋同舎生趙孝孫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趙顔子之子也於某有十年之長辛丑春同試南宫仲修中優選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

3、何傷姑歸讀書可也且曰公曽讀論語否某意頗不懌即應之曰三尺之童皆讀此何必某仲修笑曰公既知讀此果曽從頭理會否且道學而時習之一句以何者為學某未知所對仲修徐曰所謂學者非記問誦説之謂非絺章繪句之謂所以學聖人也既欲學聖人不可有作輟之偽出入起居之時學也飲食遊觀之時學也疾病死生之時亦學也人須是識得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方可以學聖人某聞其言頓若有悟請益曰為學之道敬聞命矣敢問事業何如仲修曰事業正自為學中来今且未要論大事只如作一郡若行得論語中三句便做箇好知州先生曰願聞之仲修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是也千乘之國若今之一州果能行此如何做得不好先生佩服其言每曰吾平生操心行已立朝事君皆趙公之言有以發之先生蚤嵗嘗問胡靖元績曰人皆悦生惡死死果足畏耶元績曰死何足畏人之所以畏死者無他只自惑於釋氏天堂地獄之説我若無罪何畏之有先生曰如何可使無罪元績曰但於顔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聴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處再三體騐自然無罪先生是其言常書之座右飲食起居以自省云或問如何是道先生曰世所謂學道者往往外求不知向外去又那得道若能於父子親於君臣義於夫婦和於兄弟敬於朋友信只此便是道何必他求今人更不去人倫上尋討但曰吾學道亦惑矣人理會得一箇誠字便是天理中人不可只

5、作不妄語説中庸言誠則明孟子言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到這般田地上多少快活僕曰畢竟如何先生曰别有甚難暁處只是一念不動若妄念一生便不是誠或問如何是天命之謂性先生曰此一句要説出之謂二字天命你的便是你之性不干天事揚子雲著書首言學行之上也學而不行與不學同今人讀書作文豈不是學至於聖賢事業則不能行所閲者紙上語耳何益於事瞿曇自謂從曠大刼来種種修行後来只得箇一念不動方能成道雖然如是若只守著一念不動乃是箇土木人易言寂然不動必繼之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人須是理會得這箇道理或曰漢髙祖言陳平智有餘而難獨任五常中惟智不可有餘智有餘則流於小人所以難獨任先生

6、曰豈獨智不可有餘仁有餘則流而為姑息義有餘則流而為忍人禮有餘則巽在床下信有餘則如尾生矣大凡作事只是適中便了若有餘於此則不足於彼人讀書須是識字固有讀書而不識字者如漢之孔光張禹唐之許敬宗栁宗元非不讀書但不識字或問其説先生曰孔光不識進退字張禹不識剛正字許敬宗不識忠孝字栁宗元不識節義字惟辟作威固是如此紂之作威殺戮豈不是作威乃以此得罪天下後世惟有徳然後可以作威故曰徳威惟畏學者當以心明經不當以經明經西都無三傑則四皓不得高卧東都無寇鄧則子陵不得終隱或問如何是天得一以清先生曰夫物不一而各有其一如日月之照臨星辰之輝粲風雷之鼔舞雨露之滲

7、漉各有其一而不相亂天惟得此不一之一是以清淨無為而化推此言之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亦只是這箇道理且如人君治天下亦何容心哉公卿大夫各依其等列士農工商各就其職分如此則尊卑貴賤不相混殽好惡取舎不相貿亂天下自然而治天地之性人為貴當作兩句讀宇宙之間一切所有之物皆具天地之性虎狼有父子之仁螻螘有君臣之義雎鳩有夫婦之别鴻鴈有兄弟之序倉庚有朋友之情若此者豈非天地之性而人獨為貴者何哉物得其偏人得其全也或問孟子盡心之說先生曰一念不動便是盡心處或人未悟先生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情也人之真性了無一

8、物一或翳之懵不之覺若不為物所動則妄念情欲廓然自除非盡心而何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是何物聞何所聞易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只這箇便是道有生必有死猶有晝必有夜能通死生於一理則可以死矣人所以貪生惡死者無他只為不聞這箇道理孔子對顔淵問仁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必繼之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堯舜非不克己而不能詔其子禹非不克己而不能諍其父周公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