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

ID:19479850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6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_第1页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_第2页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_第3页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_第4页
资源描述:

《171《渔樵闲话录》(旧题宋)苏轼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漁樵閑話录(舊題宋)蘇軾撰作者:nnno发表时间:2006/11/1414:37点击:43次修改精华删除置顶来源转移收藏宝颜堂本。手录。改了几个字漁樵閑話录引尧夫漁樵问答字字名理,老坡漁樵閑話句句名喻,非理则不入,非喻则不启。吾谓二书为一经一纬,噫,理者其糟粕耶?喻者未尝非筌蹄也。醉浓饱鲜,是在得其旨而已,是书前卷凡脱数则,俟博雅者续之。刻漁樵閑話录时万历壬寅孟秋朔日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识东坡先生渔樵闲话卷上上篇有客谓漁樵曰:二老之谈,于治世之鄙事、民间之俗务可也;不然,则议论几席之间,有清风明月可以啸咏,有素琴尊酒可以娱乐,高谈而遣累忘怀,陶然以适物外之情可也。奈何其

2、间往往辄语及朝政故事,非所谓漁樵之閑話者。吾所以不取焉。独不闻庄叟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尊俎之间而代之?所以各存其分也。子得无失其分者乎!二老相顾而笑,曰:是客也,乌知吾闲话之端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吕望钓于渭水之滨,世俗徒见其迹于耕钓之间,而不知之人也。心存乎先王之道,大率古者有道之士,虽不见用于时,而退处深山穷谷,亦未尝暂忘圣人之道。今之所谈,果有毫铢可补于见闻,亦足以发也。又且何间于野人之论哉?客深然之而退。渔曰:人之有祸福成败盛衰得失穷达荣辱兴亡治乱,莫非命也。知之由命,则事虽毫铢之微,皆素定也。一遇之而理不可以苟免,势不可以力回,岂非命数,岂非素定欤?景

3、云初有僧万回者,善言人吉凶祸福,寓迹尘间,而出处言语不循常而特异于人,自恐因此见疑于时,或佯狂以自晦也,然而人见之,莫非恭敬,亦不敢以狂而见忽。是时明皇为临淄郡王,因却左右而见之,万回辄拊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已后不可知之,愿自重。言讫佯狂而去。及明皇即位,开元天宝中可谓太平矣;至禄山之乱,果五十年也。万回之言验如符契。然至于翠华西幸,蒙尘万里,登桥望远,纳麯充饥,而困亦甚矣;挥涕马嵬,驰雨栈道,贻羞宗社,受耻宫闱,辱亦至矣;华清蕭索,南内荒凉,节物可悲,嫔婜零落,氣亦憊矣。此皆人生至困至苦、至危至厄之事也,何為萬回無一言以及之?抑知之而不言耶?如何?樵曰:非萬回之

4、不知也,命之所有,分之所定,不可逃也。使當时言之,亦不足為戒也,虽誡亦不能免也。天命之出,其可易乎?呜呼,擥天下之权,拥天下之势,赏罚號令速于雷霆,一喜則轩冕塞路,一怒則伏尸千里,天下豈有贵势之可敌哉!不幸一旦時違事变,艰戚万端,大都興废成败虽出乎天、系乎命,然亦必先有其兆以成其事也。开元中,用姚崇、宋璟,则天下四方熙熙然,丰富娱乐,無羡于華胥。天宝末,委國政於李林甫,此其所以召亂也;歸事權於楊国忠,此其所以召禍也。盛衰得失,岂不有由而然也!漁曰:天宝末明皇倦於万机,思欲以天下之務决於大臣,而且將優游於宫掖之間以自适也,无何得李林甫,一以國政委之。自此姦謀詭论交結以炽

5、,而忠言谠议不復进矣。日以放恣行乐为事。一夕因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进水調歌。其間偶有歌曰「富贵荣華能几时,山川滿目泪沾衣。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是時明皇春秋已高,遇事多感,闻此歌悽然出涕,不终曲而起。因問誰人作此歌?对曰李峤诗。明皇歎曰:「李峤真才子也!」及范陽兵起,銮舆幸蜀,过剑门关,登白衛岭,周覽山川之勝,迟久而不怿,乃思水調所歌之词,而再舉之,又叹曰:「李峤真才子也!」感慨不已,扶高力士而下,不勝嗚咽。樵曰:天下之物,不能感人之心,而人心自感於物也;天下之事,不能移人之情,而人情自移於事也。李峤之詩,本不為明皇而作也,亦不知其詩他日可以感人之情

6、如此也,盖明皇为情所溺,而自感於詩也。庄叟所謂「山林歟,皋壤歟,使我忻忻然而樂歟」。夫山林之茂、皋壤之盛,彼自茂盛,又何尝自知其茂盛,而能邀人之樂乎?盖人感於情,见其茂盛而樂之也。此謂之無故之樂也。有无故之乐,有无故之忧,故曰樂未畢也而哀又繼之,信哉是言也。渔曰:舊事有传之于世,而人或喜得之,可以为谈笑之资者,時多尚之,以助燕闲之樂。然而歲月浸远,语及同異。有若明皇,尝燕諸王於木蘭殿,贵妃醉起舞霓裳羽衣曲,明皇大悅。霓裳羽衣曲,说者數端:逸史云,罗公远引明皇游月宫,擲一竹枝於空中為大桥,色如金,行十數里至一大城阙,羅曰此乃月宮也。仙女數百,素衣飄然舞于廣庭中,明皇問此

7、何曲?曰霓裳羽衣曲也。明皇素晓音律,乃密記其声,及归,使伶人繼甚声,作霓裳羽衣曲。及鄭愚作津陽门诗,云「蓬莱池上望秋月,萬里無雲懸清辉。上皇半夜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月中秘樂天半闻,玎璫玉石和埙箎。宸聪聽覽未終曲,却到人间迷是非。」釋云:叶静能嘗引上入月宫,時秋已深,上苦悽寒不堪久,回至半天,尚聞天樂。及歸,但記其半,遂于笛中寫之。西涼都督杨敬述進婆羅門曲,与其音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用敬述所進作腔,名霓裳羽衣曲。又刘禹锡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