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

ID:2009468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_第1页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_第2页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_第3页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摘要】: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意在解蔽和构建——解除关于渔樵母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复杂而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贯注其中的关于和平、自由、安宁的人生理想和文化精神,构建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中西诗学母题观念的错位造成的理论与研究实践之间的悬隔,凸显出母题观念中西会通的必要性。以普遍的人生情境为共通内核,借鉴西方母题理论的结构模式,充实以中国传统诗学内涵,不失为二者会通的可能性路径。通过母题观念的中西会通,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结构模式。文学史的梳理描述

2、了渔樵母题,从先秦至近代,在语典和主题意蕴方面的衍生轨迹和趋势,揭示出渔樵母题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体中的表现特征。史的描述有助于清理出渔樵母题中有关思想命题、典型意象和经典接受等方面的材料线索。就思想命题而言,材与不材涉及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有情无情关系文化立场的抉择,青山青史属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命题皆关涉传统文化基本观念,渔樵母题文学作品对这些命题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应答。典型意象属于渔樵母题的物象符号,代表了士人思想生命的三个维度。严陵钓台对应人格理想,桃源指向社会理想,津渡象征着精神追求。三者都属于

3、士人心灵世界中典型情结的反映,而意象则属于这种情结的对象化产物。就后世影响而言,《江雪》和《西塞》算得上渔樵母题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其影响研究表明,经典的影响和后世对经典的接受历史,同时也是其意蕴不断丰富和意义世界不断扩张的过程。经典文本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发见文学传统通变的形式和古今相通的具体路径。以上分析侧重于思想内涵研究,而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一章较多的关注其形态变化。从文学到绘画、音乐以及民间工艺的艺术旅行中,渔樵母题发挥了沟通大传统与小传统、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作用,由此见出传统文化于分层中的统一性;在从关中

4、到江湘到吴越的地理迁移过程中,渔樵母题与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趋势适相吻合,从而见出母题对于传统文化保持相当稳定状态的重要性。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不惟抉发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和文化意味,而且见出其对于建立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启示意义——以语词和意象为诗学母题理论的下位概念,以语典和主题意蕴为具体母题形态的研究路径,以思想命题、典型意象、经典作品和母题“旅行”作为具体母题研究的结构板块。【关键词】:渔樵母题中国诗学【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I20

5、7.22【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2绪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何以可能12-24一、研究缘起12-13二、渔樵文学研究综述13-16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6-22(一)西方诗学中的母题理论16-18(二)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母题意识18-21(三)中国诗学母题研究实践21-22四、总结22-24第一章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上)—唐前和唐朝文学中的渔樵母题24-51第一节唐前文学中的渔樵母题24-33一、唐前文学中的渔樵语典25-29二、唐前文学中的渔樵主题29-33第二节唐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33-51一

6、、唐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33-40二、唐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40-51第二章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下)—唐后文学中的渔樵母题51-84第一节宋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51-60一、宋诗中的渔樵母题51-55二、宋词中的渔樵母题55-60第二节金元文学中的渔樵母题60-65一、金元诗歌中的渔樵母题60-63二、元散曲中的渔樵母题63-65第三节明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65-71一、明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65-68二、明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68-71第四节清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71-78一、清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72-74二、清代文学中的

7、渔樵主题74-78第五节近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78-84一、近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78-81二、近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81-84第三章渔樵母题中的思想命题84-112第一节材与不材84-92一、自我定位85-86二、工具价值86-89三、全身与全性89-92第二节有情无情92-101一、人非草木皆有情92-95二、天若有情天亦老95-99三、道是无情却有情99-101第三节青山青史101-112一、渔樵闲话102-104二、青山青史104-108三、风月谁主108-112第四章渔樵母题中的典型意象112-144第一节

8、严陵钓台112-124一、逃名与钓名113-117二、尊道与淑道117-121三、友道与乾纲121-124第二节桃源124-133一、武陵与天台124-128二、避秦与求仙128-131三、何处是桃源131-133第三节津渡133-144一、问樵与问渔134-136二、侠义与节烈136-139三、修证与渡世139-144第五章渔樵母题中的经典接受144-162第一节《江雪》接受研究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