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07892
大小:141.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7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绪论【本章的基本结构】主要讨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认识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理解教育学对于教师的意义;把握教育情境对教育学研究及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目的)。2、教育事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1)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是存在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感知、可认识的事物。(2)教育事实是人类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纵向的历史性教育事实和横向的多样化教育事实。3、教育问题★:当教育问题、
2、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教育问题★才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4、教育情境★:即教育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它包含形象化的典型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教育情境可以利用文字、音像等多种方式表示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的运行,其中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三者之间的联系,实施教育的过程、时间、地点。5、情境教育学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维度组成。6、教育情境的介入对于教育学研究、课堂教学都将产生积极地影响(P
3、7)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本章的基本结构】主要讨论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功能与效应第一节教育的属性——教育是什么1、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从成分上分析,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3、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以教育为目的,以受教育者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变化;他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
4、教育对象上去。(2)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实践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可以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5、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6、教育发展:(1)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
5、教育(农业时代社会)或(奴隶、封建社会)的特点★:A、教育具有独立的活动领域,从生产劳动好的和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B、教育内容丰富起来,学校教育方法注重背诵记忆,主要采用个别教育方式;C、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3)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发展性、生产性、商品性、科学性、民主性。第二节教育目的——教育该干什么1、教育目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
6、、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做了第一次明确的表述。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C、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
7、性发展的统一。(3)教育目的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a、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b、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1)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2)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第三节教育的功能——教育能够干什么1、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个体的“身”方面,更多取决于个体的自然成熟;个体的“心”方面,更多地受教育的影响。个体“心”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体化和社会化两方面。(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
8、素★★:A、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B、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预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C、教育:规定中人大发展方向。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A、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有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B、阶段性:教育要考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