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ID:1600074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y09601218课程名称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双语)课程英文名称FuzzyIdentificationandFuzzyAdaptiveControl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周学时4学分2.0开课单位电气自动化研究所适用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模糊数学,矩阵分析,最优化原理与方法,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自适应控制理论,系统辨识,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类型选修课选用教材1.张化光,何希勤著,模糊自适应控制理论及

2、其应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年.2.HuaguangZhang,DerongLiu,FuzzyModelingandFuzzyControl,Birkhauser,2006.主要教学参考书1.王立新著,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佟绍成著,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科学出版社,2006.课程简述本课程是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研究生的选修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T-S模糊模型理论、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理论、模糊基函数概念、粗糙集理论、模糊神经网络辨识方法、模糊自校正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典型应用系统。为从事模糊辨识与模糊控制方面

3、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4二、理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概论(2学时)1.1多变量模糊控制理论概述了解模糊控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和使用几个环节的基本概念,了解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1.2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了解模糊系统的主要组成,掌握构造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则。2模糊控制理论基础(6学时)2.1模糊集合及其运算法则掌握模糊集合及运算的基础知识。2.2隶属函数了解隶属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构造隶属函数的方法,正确理解隶属函数的意义。2.3模糊矩阵与模糊关系了解模糊矩阵与模糊关系的关系,掌握构造模糊矩阵的方法。2.4模糊向量掌握模糊向量的定义方法。2.5模糊逻辑与模

4、糊推理掌握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的内容及目的。3T-S模型的模糊辨识方法(6学时)3.1模糊模型的构成了解模糊模型的基本定义;掌握模糊模型的基本构造原理。3.2T-S模型模糊辨识方法了解T-S模型辨识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具体实现方法。3.3提高模糊辨识速度的一种方法掌握模糊辨识方法;了解提高模糊辨识速度的原理及具体实现。3.4采用遗传算法的广义T-S模糊模型的辨识了解广义T-S模糊模型的定义,掌握遗传算法辨识的方法;4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建模与控制(6学时)4.1双曲正切模型的建模过程了解双曲正切模型的推导步骤;掌握模型的建模过程。4.2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神经网络实现了解

5、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掌握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神经网络实现原理及方法。4.3模糊双曲正切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了解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参数调节方法。4.4基于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控制器设计了解模糊双曲正切模型的控制器设计过程。5单变量模糊自校正控制方法(6学时)5.1简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4了解简单模糊控制器的构造原理;掌握简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5.2简单模糊控制器参数与控制系统响应特性关系掌握控制器参数与控制系统响应特性关系的内容。5.3模糊自校正控制方法了解并掌握模糊自校正的控制方法。5.4模糊自校正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了解自校正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特性。6多变量模糊自校正控制

6、方法(4学时)6.1多变量自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了解多变量自校正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掌握构建多变量自校正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6.2多变量模糊自校正控制系统及性能分析了解并掌握模糊自校正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6.3单元机组负荷系统的模糊自校正控制了解并掌握单元机组负荷系统的自校正控制。7基于模糊基函数的多变量鲁棒自适应控制器(2学时)7.1一种MIMO非线性系统模型及控制问题了解MIMO非线性系统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包括的主要内容。7.2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及在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了解鲁棒控制器设计的内容,掌握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在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三、实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7、无。四、教学要求表述说明根据教学要求的程度不同,在表述上采用了“掌握”、“理解”、“了解”、“能够”等文字,其涵义分别描述如下:关于理论知识:对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方法熟练,并应当对有关知识形成较长时间的记忆。相比较而言,“理解”在要求程度上要弱一些。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相关知识,并能正确地进行表述。关于方法与应用技术:对要求“掌握”和“能够”的内容,要做到全面认识应用对象,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相关的计算和电路设计方法,相比较而言,“能够”在要求程度上要弱一些。对要求“了解”的内容,

8、应当概念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