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46

《瑜伽师地论》卷46

ID:1599596

大小:242.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12

《瑜伽师地论》卷46_第1页
《瑜伽师地论》卷46_第2页
《瑜伽师地论》卷46_第3页
《瑜伽师地论》卷46_第4页
《瑜伽师地论》卷46_第5页
资源描述:

《《瑜伽师地论》卷4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瑜伽師地論》卷046《瑜伽師地論》卷46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大正藏:冊30,p.544a~545b。披尋記:冊3,p.1521~1527。國譯一切經:第十七節第十五目)上下厚觀院長指導釋如佑敬編2005/03/09十五、四法嗢拕南(一)、列四種法嗢陀南復有四種法嗢拕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何等為四?一切諸行皆是無常,是名第一法嗢拕南。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拕南。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是名第三法嗢拕南。涅槃寂靜,是名第四法嗢拕南。(二)、解嗢拕南義諸佛菩薩,多為有情宣說如是法相應義,是故說名法嗢拕南;又從曩1昔其心寂靜諸牟尼尊,於一切時展轉

2、宣說,是故說此名嗢拕南;又此行迹能趣大生2;亦復能趣出第一有;是故說此名嗢拕南。(三)、辨四種法1、諸行無常云何菩薩等隨觀察一切諸行皆是無常?(1)、以正觀察A、總觀無常(A)、無性無常謂諸菩薩觀一切行言說自性,於一切時常無所有。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故名無常。(B)、生滅無常又即觀彼離言說事3,由不了知彼真實故;無知為因,生滅可得。4如1《漢語大辭典》卷5,p.851:曩〔ㄋㄤˇ〕〔《廣韻》奴朗切,上蕩,泥。〕先時;以前。2《瑜伽論記》卷11:「如過去諸佛說此四法傳至現在,現在諸佛說此四法傳至未來,異生依尋此四行迹能趣人天勝果名趣大生,聖人依尋此四行迹得離三界名出第一有。」(大正4

3、2,558a19-23)3《披尋記》(三)p.1521:「又即觀彼離言說事等者:諸有為法離言自性,是名離言說事,由不了知此唯事故,起邪分別,由是因緣,墮諸世間生死相續,是名無知為因,生滅可得」。4《瑜伽論記》卷11:「初云乃至無知為因生滅可得等者,景云:『此明依他自相不可言說。如眼證色,乃1《瑜伽師地論》卷046是諸行,離言自性,有生有滅:故名無常。B、別觀四相(A)、依三世觀a、過去又諸菩薩,觀過去行已生已滅5:由彼諸行無因可得,亦無自性6,是故觀彼因性、自性,皆無所有。b、現在觀現在行,已生未滅7,由彼諸行因不可得,已與果故8;自性可得,猶9未滅故;是故觀彼自性是有,而無有因

4、。c、未來觀未來行,未生未滅10,由彼諸行有因可得,未與果故;無有自性,猶未生故;是故(p.544b)觀彼唯有因性,而無自性。(B)、依剎那觀a、別辨相菩薩如是見三世中分段諸行相續轉已;等隨觀見一一剎那有為諸行,皆有三種有為之相;於剎那後,復有第四有為之相。11至身所覺觸不可言說;如飲冷水,證者自知必言說之,不稱所證,諸因緣法自相皆爾。若欲起說但說共相,謂總說色即說一切色體皆盡。若說青色即說一切青色皆盡故。如一念眼根見一念色,如是自相剎那即謝說不可得,由不可了知形言自性隨其言說,執有定性遍計所執,如此執時熏種成因,生彼依他色心等法有生即滅,故名無常。』測云:『由不了知如所有性等二

5、種真實及世間等四種真實故,起諸戲論無明法執,起諸世間有漏五蘊生滅可得。』」(大正42,558a28-b11)5《披尋記》(三)p.1522:「觀過去行已生已滅等者:由已生故,因已受盡,是故說言無因可得;由已滅故,自性受用已盡,是故說言亦無自性。」6《瑜伽論記》卷11:「次觀三世諸行無常,由彼諸行無因可得,亦無自性者,明彼過去諸行無自體性,亦無能生因。測云:『於此文中西方兩釋:一云、法相道理於一現在法建立三世,謂現法上曾不有故名為未來,當不有故名為過去,已有未滅故名現在,此據勝義道理。若依世俗道理,亦得說言過未亦有,曾當有故,據此道理皆得說言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此破約三法三

6、世皆有實體論師義。二云、唯識道理建立三世,謂於現在見分體上有三世相而得顯現,故說三世,據實是現在攝。』問:過未等無云何無常?三藏兩解:『一云,未來本無,以當有故故名無常;過去亦無,以曾有故故名無常。第二解云:當有名未來,正有之時當有無故名無常,還無名過去,正有之時還無故名過去無常。』」(大正42,558b11-26)7《披尋記》(三)p.1522:「觀現在行已生未滅等者:由已生故,因已受用,是故說言因不可得。自性受用未盡,是故說言自性可得。8玅境法師註《瑜伽師地論》(卷46~卷50)卷46,p.3:「這個果報不是自然出現的,是因為你造因,以前做了因,由那個因的力量,出現現在的諸行

7、、果報。可是這個因,就是那個力量,「已與果」,已經給你一個果報了。」9猶=由【宋】【元】【明】【宮】(大正30,544d,n3)10《披尋記》(三)p.1522:「觀未來行生未滅等者:由未生故,因未受用,是故說言有因可得,即未有生,亦未有滅,由此未滅自性未受,是故說言無有自性」。11《瑜伽論記》卷11:「景云:『三相現在同體,義說滅相過去。』問曰:若爾,即違經說即生即老即滅之言?解云:未必四相同時名為即也,今言立者,即此生法即當滅壞更無別法,故名為即。測云:『述2《瑜伽師地論》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