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7860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名中医段晏明治疗barrett食管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中医段晏明治疗Barrett食管4例验案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泛酸、反胃、嗳气、呕吐、咽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抑酸药物、外科食管切除、抗反流手术及内镜下介入治疗,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国内外最近的一些回顾性群体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强力抑酸可降低或延缓瘤变的发生,但对逆转上皮化生无效[1][2]。目前有关中医治疗BE的报道很少。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积极探寻治疗BE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中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09年以来,笔
2、者有幸跟随名中医段晏明老师学习,见证了段晏明老师自创的补清养胃汤治疗Barrett食管4例获得痊愈的治疗过程,现摘录于下:一:病案举例:1毛某,男,55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患者因2年来出现泛酸、反胃、嗳气、呕吐、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精神不振、大便2天1次、曾服用拉唑类药物3个月和中药一年,初始有效,半年后复发加重而来诊。查:舌暗红、舌黄腻、脉细数。于2009年4月在上海新华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齿状腺粘膜破损<0.5cm,齿状腺上移,见舌状破损。病理活检:食道送检粘膜含鳞状上皮及腺上皮,考虑为Barrett食管,HP:(一)。西医诊断:Barrett食
3、管。中医诊断:噎证(脾虚胃热型)。治宜:补气养阴、清热化瘀。自拟补清养胃汤:生黄芪30、党参20、白术15、蒲公英15、黄连6、鸡内金15、丹参15、制半夏15、延胡索15、乌贼骨30、浙贝母15、龙骨30、枳实15、厚朴9、甘草9,七剂,温水煎服,日服1剂。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护和自我按摩保健。后随症加减服药近一年,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于2010年3月再次在上海新华医院作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无Barrett食管。2冯某,女,73岁,2009年11月18日初诊。患者因烧心、泛酸、反胃、嗳气、呕吐、咽部不适、时有噎食、吞咽困难、睡眠差、精神不振、大便干、2—3日1
4、次,反复2年加重半年,一年前曾服用拉唑类药物,初始有效,1年后症状不能控制,来诊时毎10秒就呃逆1次已3个月。查:舌苔黄、舌质淡红而胖,脉软无力而数,上腹部轻度压痛。于2009年11月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局灶萎缩、Barrett食管炎、病理: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诊断:噎证(脾虚胃热型)。治宜:补气养阴、清热化瘀。自拟补清养胃汤:生黄芪30、党参15、白术15、蒲公英15、黄连6、鸡内金15、丹参15、制半夏15、焦三仙、降香9、延胡索15、乌贼骨30、浙贝母15、厚朴9、甘草9,七剂,温水煎服,日服1
5、剂。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护和自我按摩保健。后根据病情不同随症加减。患者病情稳定,泛酸、反胃、嗳气、呕吐、咽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毎日一次。患者于2010年11月再次作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无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也转为非萎缩性胃炎。3陈某,女,40岁,2009年2月25日初诊。患者因泛酸、反胃、嗳气、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精神不振、大便可,查:舌苔黄、脉细数。于2010年1月行胃镜检查示:Barrett食管伴淋巴滤泡形成,HP:(+)。西医诊断:Barrett食管。中医诊断:噎证(脾虚胃热型)。治宜:补气养阴、清热化瘀。予补清养
6、胃汤随症加减服药8个月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无Barrett食管。4黄某,女,45岁,2008年10月初诊。患者因多年来常有反酸、烧心、上腹及胸骨后痛,2003年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体重明显下降,2008年7月2日例行复查胃镜,诊断为Barrett食管。2008年10月来诊时患者诉常感乏力、上腹嘈热、饥时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半夜常发作而难眠、食后腹胀、大便3—4天一次,查见患者面色晦黄、神情倦怠,而苔黄腻舌暗红、脉细软稍数,剑突下有明显压痛。予补清养胃汤随症加减服药2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无Barrett食管。二:体会:Barrett食管属中医学的
7、噎膈、胸痛、胃脘痛、反酸、嘈杂、痞满等范畴,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根据其症状的侧重点,故也可将其归入“吐酸”、“反胃”、“呕吐”等范畴。就其发病机理而言,除胃以外,又与肝、脾、肾都密切相关。病因多因气滞、痰凝、血瘀、酒色所伤、热毒内蕴有关。本病病程较长,与情绪、饮食关系较大,故治疗时应避免精神刺激,勿过量饮酒和恣食辛辣油腻食物及甜食,忌浓茶、咖啡,劳逸结合,坚持综合治疗至关重要。三对BE病因病机的认识:BE的病因病机在西医一般认为主要与炎症、胃酸及胆汁的反流有密切关系。按照中医辩证,这4例患者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失眠及苔黄腻、脉稍数是心胃热邪挟湿浊上逆之
8、象,亦因胃酸过多而反流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