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

ID:15893112

大小:4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_第1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_第2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_第3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_第4页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第24卷第4期2011年8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JournalofPu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24No.4Aug.2011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李安乐(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经典哲学寓言,包含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洞穴的比喻"所表现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不仅体现了其本体论

2、和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而且也反映了其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同时也确立了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路线.关键词:"洞穴的比喻";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二元论;人的解放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f2011)04—0032一o3"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在其早期着作《理想国》中所讲的一个哲学寓言,是一个包含柏拉图哲学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古老的隐喻.在"洞喻"中,柏拉图通过"洞内","洞外","太阳","囚徒"以及"影像"等的描述表达了其理念论的基本内容.他对世

3、界的两重划分确立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走向.同时,"洞穴的比喻"还是一个关于人的解放的寓言,突出了人的解放在追求最高的至善理念中的作用.本文就是从柏拉图"洞穴的比喻"出发探讨其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和所产生的影响.一,柏拉图"洞穴的比喻""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理想国》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场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用木头或石头制成的假人假物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

4、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回头看到了火光及其身后的事物,虽然在他第一次见到火光时会头晕目眩,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而当他继续走出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洞内的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只是对事物的摹仿.刚走出洞穴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影子,而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到其他事物的原因.而这个已经看到太阳的人于是又回到洞穴想去解救自己的同伴,但当他再回

5、到洞穴中时,他却看不见洞穴中的影像,于是他的同伴便认为他是因为出去了一趟而把自己的眼睛弄坏了.这就是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内容,在这个寓言中,柏拉图以囚徒,洞壁上的影像,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事物分别喻指哲学家,幻想,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洞喻"中包含了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事物,而这正是柏拉图思想的清楚明白的体现.柏拉图认为,洞穴中的一切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囚徒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虚幻的影子而不是事物本身,只有走出洞外的人才能看到真实的事物.他在这里喻指现实的人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所生活的世界是变动不居的虚

6、幻的世界,而真正的永恒的世界即是理念世界.柏拉图在"洞穴的比喻"中对"洞内"和"洞外"的描述体现了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以及他关于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二,"洞喻"中所体现的柏拉图思想的两分倾向"洞穴的比喻"通过"洞内"与"洞外"的描述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中的二元分立倾向.收稿日期:2011—05—31作者简介:李安乐(1989一),女,甘肃平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一32—1.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本体论上的两分倾向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

7、发点和基本原则.古希腊的哲学家都倾向于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世界的本原,他们致力于为现实世界寻找可靠的基础.在"洞穴的比喻"中,柏拉图通过"洞内"与"洞外"的划分,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从而为我们所生活的现象世界寻找可靠的基础.他认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和不真实的,就像是洞穴里的囚徒所面对的影像,这些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可见而不可知"的,"洞穴内"的世界比喻的就是这个我们可见但却不真实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影子,而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动不变

8、的绝对永恒的概念.他以"洞外"世界比喻理念的世界,将太阳比喻为至善的理念,认为"正是太阳造成了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并主宰着可见世界的所有事物,太阳也是他们过去曾经看到过的一切事物的原因"…(").他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人与动物之外的实在,这些单独存在的理念组成一个与我们眼前的现象世界完全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