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76035
大小:15.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30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柏拉图洞穴隐喻的思考惠文云13A12118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2、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这时,如果有一个囚徒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七卷中做了一个如此洞穴的隐喻。作为理想国中最著名的段落,里面蕴含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道理。这其中柏拉图用“洞穴”隐喻我们的可
3、见世界,“洞穴外的世界”隐喻一个可知的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有待教育的我们人类本身,“洞壁上的阴影”是在可知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照耀下的阴影,“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生活在可见世界中的大多数的我们可能单纯猜想过可见世界之外的可知世界,或者沉浸在这可见世界中,就如同洞穴里的囚徒,他们面对着亘古不变的墙壁,却没有人愿意或者试着摆脱枷锁走出去看看,可以说他们是安知天命,可这种随遇而安有时可能很恐怖。当你所处的世界、所处的状态是一种被蒙蔽的、愚昧的、虚假的,而你却以为它是真实的、依赖它甚至保护它,那我们不就像是独角戏中的小丑显得些许可
4、笑吗。如果说一直在被蒙蔽的世界如此终其一生也还好,起码不用有从眼睛到心理的挣扎,可是像上面隐喻中走出洞穴的囚徒,他无疑是幸运又痛苦的。他的幸运在于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真相,有了灵魂上的质的飞跃,然而,他又是痛苦的。在他回到洞穴时他不但要面对突如其来的黑暗,还有要面对同伴的鄙夷,那种明知真相却败给人多力量大的无力感真的很令人同情。里面还有这样一层意思,你摆脱黑暗向着光明前行的道路必然是崎岖的、有众多艰难险阻的,但是当你适应和勇敢面对一切之后,你就会获得所谓的成功。在洞穴隐喻中,自由囚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自由和真知,现在的他已经不是
5、过去的他,他获得了真正灵魂的洗涤。在苏格拉底的叙述中,自由的囚徒有两个选择,他可以选择就这样在外面的世界过真实可触的生活,但他却在没有任何胁迫的情况下自己返回了洞穴并且在洞内面对鄙夷和折磨也无怨言。这其实隐含着一种对比。自由囚徒出洞穴这件事是带有偶然性的,但他最终是否返回洞穴的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其实当他选择回去的同时,这个自由囚徒就被赋予了一个相对高尚的灵魂。我认为这其中隐含了哲学家对自己的褒奖,他们相对于一般民众在思想意识上是先进的,他们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与哲学家们试图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去拯救那些麻痹的群众是相
6、似的。而相对于幸运的自由囚徒,洞穴里的囚徒们,就带有很大的悲剧色彩了。他们碌碌无为,坚信着不存在的真知,甚至对那个信仰带着愚忠,如此一生。在自由囚徒回来向他们控诉外面的真实世界时,他们不但不想出去,还想把带他出去的人杀掉,他们选择坚持原来的信仰。其实有些时候即使我们知道那是错的,却因为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上我们一直坚持着它的正确性,从未怀疑过,而从心底里产生出对任何对其有质疑东西的抵触心理,为的就是一种捍卫,是对自己尊严的捍卫,对自己走过的那些岁月的捍卫。就像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雷锋作假事件,大多数人一开始都选择谴责散布此种说法的人
7、,他们不留余力的维护自己偶像的形象,但当证据确凿,英雄形象轰然倒塌的那一瞬间,那些一再坚持的人有些会跟着自己的信仰轰然倒塌,有些还在为了一口气无味而坚持,即使事实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你要让一个缺乏判断力和知识基础靠着经验与传承存活的群体与一个个体保持同步,是一件需要时间,实力和魄力的事。再将对象上升一些,其实民众更多的是追求眼前利益,安于日常生活的平静与享乐,而那些带有对他们追求的平衡冲击性的话与行为必然是遭排斥的。这也就是柏拉图引用如此讨论的真正意义——教育。是什么把囚徒从阴暗的洞穴拉向光明?是什么让人得到从眼睛到
8、心灵的转向?柏拉图把这种走出洞穴,追赶理想的太阳的方式归结为教育。最直接的差别就表现在自由囚徒和依旧活在自己感官世界的、世代生活在阴暗洞穴中的囚徒的对比之中。这里他强调一种“灵魂的转向”。以往的教育是一种老师单纯的灌输,而柏拉图认为“教育不在于把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