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

ID:15856293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_第1页
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_第2页
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胡燕尔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毫米、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主要涉及毫米这一新概念的认识和厘米这一概念的回顾。(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在此之前,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学生已接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之后还将学习分米和千米等长度单位,并逐步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使学生初步认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学段目标:对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方面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需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情感与态度层面学生应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这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过程的初期,但多数情况下学生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缺乏抽象思维。在了解教材内容和地位的基础上,根据学段目标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认识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理解1厘米=10毫米

3、。2.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在认识毫米的过程中学会基本几何测量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的。(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析教材可以得出本节课的重点是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理解1厘米=10毫米。但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抽象思维相对比较薄弱,所以让学生形成“1毫米”的长度表象是本节课的难点。二、说教学法我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初期,

4、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毫米对这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太过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此并不适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我确定了如下学习方法:1.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我会制定一系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2.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法。有学法必有教法。根据说教材中提及的教材独特的特点,结合学情分析

5、,对应相应的学法,教法方面我做了如下安排:1.以学生动手为主要手段,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用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运用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教材指导学生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学具主要有刻度尺和一枚一元硬币。三、说教学过程本堂课我分如下四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1.回顾所学,打下基础。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4.总结所学,明确要点。(一)回顾所学,打下基础。第一环节是复习的过程,我

6、首先复习二年级时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紧接着复习它们之间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最后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大概的长度。这主要是让学生适当估测,并形成厘米、米的长度表象,为之后形成1毫米长度表象这一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对毫米的引出。我首先让学生“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高。之后为了验证正确性,让学生“量一量”,此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动手测量之前我会先提出要求,以求规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让学生尽量测得准确一点,为毫米的引出做铺垫。接着让学生

7、充分交流,都来“说一说”,针对学生测量的结果我提出疑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从而引出今天所学,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2.对毫米长度的认识首先,我会在课件中呈现1厘米图,同时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刻度尺,从一大格表示1厘米迁移出一小格就表示1毫米,接着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得出10小格,也就是10毫米,所以得出1厘米=10毫米。之后让学生“读一读”此等量关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一记”。3.比一比。  此环节着重让学生初步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表象,突破难点,让学生较好地

8、完成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我首先让学生用手比一比1毫米和2毫米大概的长度,比划之后告知2毫米大约有1元硬币那么厚,并让学生拿桌上的1元硬币感受一下2毫米的长度,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建立2毫米长度表象后再让学生来体会1毫米,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教材中是让学生用1分硬币直接感受,但现在市面上1分硬币已经不常用了,为了达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我这里采用间接感受的方法,采用1元硬币感受2毫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