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29736
大小:1.1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6
《必修二 圆与方程 经典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方程例1求过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与圆的关系.分析:欲求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圆心坐标的圆的半径的大小,而要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只须看点与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若距离大于半径,则点在圆外;若距离等于半径,则点在圆上;若距离小于半径,则点在圆内.解法一:(待定系数法)设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在上,故.∴圆的方程为.又∵该圆过、两点.∴解之得:,.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解法二:(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因为圆过、两点,所以圆心必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因为,故的斜率为1,又的中点为,故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即.又知圆心在直线上,故圆
2、心坐标为∴半径.故所求圆的方程为.又点到圆心的距离为.∴点在圆外.说明:本题利用两种方法求解了圆的方程,都围绕着求圆的圆心和半径这两个关键的量,然后根据圆心与定点之间的距离和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将点换成直线又该如何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第21页共21页■■■例2求半径为4,与圆相切,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分析:根据问题的特征,宜用圆的标准方程求解.解:则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圆.圆与直线相切,且半径为4,则圆心的坐标为或.又已知圆的圆心的坐标为,半径为3.若两圆相切,则或.(1)当时,,或(无解),故可得.∴所求圆方程为,或.(2)当时,,或(无解),故.∴
3、所求圆的方程为,或.说明:对本题,易发生以下误解:由题意,所求圆与直线相切且半径为4,则圆心坐标为,且方程形如.又圆,即,其圆心为,半径为3.若两圆相切,则.故,解之得.所以欲求圆的方程为,或.上述误解只考虑了圆心在直线上方的情形,而疏漏了圆心在直线下方的情形.另外,误解中没有考虑两圆内切的情况.也是不全面的.例3求经过点,且与直线和都相切的圆的方程.分析:欲确定圆的方程.需确定圆心坐标与半径,由于所求圆过定点,故只需确定圆心坐标.又圆与两已知直线相切,故圆心必在它们的交角的平分线上.解:∵圆和直线与相切,∴圆心在这两条直线的交角平分线上,又圆心到两直线和的距离相等.■■■第21页共21页■
4、■■∴.∴两直线交角的平分线方程是或.又∵圆过点,∴圆心只能在直线上.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化简整理得.解得:或∴圆心是,半径为或圆心是,半径为.∴所求圆的方程为或.说明:本题解决的关键是分析得到圆心在已知两直线的交角平分线上,从而确定圆心坐标得到圆的方程,这是过定点且与两已知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的常规求法.例4、设圆满足:(1)截轴所得弦长为2;(2)被轴分成两段弧,其弧长的比为,在满足条件(1)(2)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分析:要求圆的方程,只须利用条件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便可求得圆的标准方程.满足两个条件的圆有无数个,其圆心的集合可看作动点的轨迹,若能求出
5、这轨迹的方程,便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通过求最小值的方法找到符合题意的圆的圆心坐标,进而确定圆的半径,求出圆的方程.解法一:设圆心为,半径为.则到轴、轴的距离分别为和.由题设知:圆截轴所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故圆截轴所得弦长为.∴又圆截轴所得弦长为2.∴.■■■第21页共21页■■■又∵到直线的距离为∴当且仅当时取“=”号,此时.这时有∴或又故所求圆的方程为或解法二:同解法一,得.∴.∴.将代入上式得:.上述方程有实根,故,∴.将代入方程得.■■■第21页共21页■■■又 ∴.由知、同号.故所求圆的方程为或.说明:本题是求点到直线距离最小时的圆的方程,若变换为求面积最小呢?类型二:切线
6、方程、切点弦方程、公共弦方程例5 已知圆,求过点与圆相切的切线.解:∵点不在圆上,∴切线的直线方程可设为根据∴解得所以即因为过圆外一点作圆得切线应该有两条,可见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易求另一条切线为.说明:上述解题过程容易漏解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要注意补回漏掉的解.本题还有其他解法,例如把所设的切线方程代入圆方程,用判别式等于0解决(也要注意漏解).还可以运用,求出切点坐标、的值来解决,此时没有漏解.例6两圆与相交于、两点,求它们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分析:首先求、两点的坐标,再用两点式求直线的方程,但是求两圆交点坐标的过程太繁.为了避免求交点,可以采用“设而不求”的技巧.解:设两圆、的任
7、一交点坐标为,则有: ① ②①-②得:.∵、的坐标满足方程.■■■第21页共21页■■■∴方程是过、两点的直线方程.又过、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说明:上述解法中,巧妙地避开了求、两点的坐标,虽然设出了它们的坐标,但并没有去求它,而是利用曲线与方程的概念达到了目标.从解题的角度上说,这是一种“设而不求”的技巧,从知识内容的角度上说,还体现了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