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66909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5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导师会议于2017年6月30日通过。I.考试性质《管理学基础》考试是为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招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管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和素养,并有利于将来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II.考查目标管理学课程考试包括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内容。要求考生:(1)全面了解管理及管理学的有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管理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3)运用管理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现实管理问题中的有关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4)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管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篇约25%计划篇约15%组织篇约15%领导篇约15%控制篇约15%创新篇约15%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32分(8小题,每小题4分)简答题 48分(6小题,每小题8分)论述题 40分(2小题,每小题20分)案例分析题 30分(2小题,每小题15分)-9- Ⅴ.考查内容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二、管理的必要性三、管理的概念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二、管理的自然属性三、管理的社会属性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二、管理者的职能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行为科学学派二、“管理科学”学派三、“决策理论”学派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第二节 系统原理一、系统的概念二、系统的特征三、系统原理要点第三节人本原理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9-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第四节 责任原理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第五节 效益原理一、效益的概念二、效益的评价三、效益的追求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二、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二、经济方法的特点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二、教育的主要内容三、教育的方式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一、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二、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三、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第八章 管理决策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一、决策的定义二、决策的原则三、决策的依据——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和特点一、决策的类型-9- 二、决策的特点第三节 决策的理论一、古典决策理论二、行为决策理论三、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一、决策的过程二、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五节 决策的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第九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一、计划的概念二、计划与决策(计划与决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三、计划的性质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三、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四、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五、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过程一、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二、认清现在:目的是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途经——实现目标的途经三、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条规律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地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计划:与基本计划密切联系的计划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十章 战略性计划第一节 远景和使命陈述二、核心目标三、BHAG目标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一、外部一般环境二、行业环境三、竞争对手四、企业自身五、顾客(目标市场)-9- 第三节 战略选择一、基本战略姿态二、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外成长和扩张的战略第十一章企业资源计划第一节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一、19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二、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三、19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PR11)第二节 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一、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二、ERP的管理思想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一、财务管理模块二、生产控制管理模块三、物流管理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一、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二、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三、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四、切换运行五、新系统运行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一、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二、ERP实施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三、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第十二章 计划的实施第一节 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二、目标的性质三、目标管理的过程第二节 滚动计划法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二、滚动计划法的评价第三节 网络计划技术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二、网络图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第十三章 组织设计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概述一、问题的提出二、组织设计的原则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9- 一、经营环境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二、经营战略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三、技术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四、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五、规模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第三节 部门化一、职能部门化(是一种传统的普遍的组织形式)二、产品部门化三、区域部门化四、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第四节 分权和集权一、权利的性质与结构二、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三、组织中的集权倾向四、分权及其实现的途经第十四章 人员配备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一、人员配备的任务二、人员的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三、人员配备的原则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一、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二、管理人员的来源三、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四、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一、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二、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三、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的影响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一、培训与管理队伍的稳定(相互促进)二、管理人员培训地目标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第十五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第一节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三、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二节 直线与参谋一、直线、参谋及相互关系二、直线与参谋的矛盾三、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第三节 委员会-9- 一、运用委员会的理由二、委员会的局限性三、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第十六章 领导和领导者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一、领导的含义二、领导的作用第二节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指出的新要求三、领导集体的构成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三、管理方格论——布莱克、穆顿提出四、权变理论第四节 领导艺术一、做领导的本职工作二、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三、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第十七章 激励第一节激励的性质一、激励与行为二、内因与外因第二节 激励理论一、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二、期望理论——弗鲁姆三、公平理论——亚当斯四、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五、激励模式第三节 激励实务一、委任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去精神第十八章 沟通第一节 组织中的沟通一、沟通的重要性二、沟通过程三、沟通的类别四、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五、企业中的沟通网络-9-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一、有效沟通的障碍二、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第三节 冲突与谈判一、冲突的起源二、冲突处理三、谈判第十九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 控制原理一、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二、控制的类型第二节 控制的要求一、适时控制二、适度控制三、客观控制四、弹性控制第三节 控制过程一、确立标准二、衡量工作成效三、纠正偏差第二十章 控制方法第一节 预算控制一、预算的形式二、预算的内容三、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二节 非预算控制一、比率分析二、审计控制三、损益控制——根据企业或企业中地独立核算部门地损益表,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综合控制地方法。四、投资报酬率控制五、亲自观察控制六、报告分析法第三节 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二、成本控制的步骤三、成本控制的作用第二十一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9-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二、技术创新三、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五、环境创新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创新的过程二、新活动的组织第二十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一、创新与技术创造二、技术创新的内涵三、技术创新的贡献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德鲁克理论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三、过程改进的需要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五、人口结构的变化六、观念的改变七、新知识的产生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一、创新基础的选择二、创新对象的选择三、创新水平的选择四、创新方式的选择第二十三章 企业组织创新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极其原因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 企业层级机构创新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一、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