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37186
大小:9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5
《第一章 经济法律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经济法律概述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对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2.掌握法人、所有权、债权、代理等基本经济法律制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法人、所有权、债权、代理、诉讼时效制度本章内容体系第一节经济法律基础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概述二、经济法律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三、现代经济法律的特点第二节基本经济法律制度一、法人制度二、所有权制度三、债权制度四、代理制度五、诉讼时效制度第一节经济法律基础一、经济
2、法产生和发展概述(一)资本主义经济法发展历程1.初创:从1890年到一战结束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经济立法。以美国为代表——调整垄断与竞争之立法以德国为代表——经济全面管制法2.发展:从1919年到1933年大危机结束以规范主体及其活动为立法主要内容。自由资本主义——听市场的——松看不见的手3.完善:从1933年到50年代末期总体调节国民经济,以应对经济危机。牛奶倒掉,猪羊赶入大海垄断资本主义——听政府的——严看得见的手4.成熟:从60年代初至今加强有关市场主体规制、市场管理和
3、监督、宏观调控方面的立法,并呈现出国际化趋向。宽严有度,过犹不及。反倾销知识产权立法国际化(国民待遇)合同保险证券(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发展历程1.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经济法规与行政法轨混杂,非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废除“六法全书”——萌芽9建国伊始:共产党人还没学会如何“以法治国”。2001年2.从1957年到1976年完全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未出现经济法。无法无天——扼杀萌芽行政干预一切,“一切听组织的”(包括婚姻、就业)历史倒退3.从1977年至1992年底经济法被确定为独立法律部门。从无到有——
4、雨后春笋1979年:中国法制的春天。第一个春天的故事4.从1993年至今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第二个春天的故事中国的经济、科技、政治、法律乃至生活水平与西方国家相差半个世纪。(三)经济法发展大事记1.经济法的概念最早由摩莱里提出(1755年)2.第一个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经济法概念的是莱特(1906)3.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经济立法:美国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1890年)4.第一部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德国的《煤炭经济法》(1919年)5.经济法的母国:德国6.经济法发展最为完
5、备的国家:日本7.中国自1979年后开始出现经济法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概念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规范总称——经济法群——经济法典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唯一一部经济法典。特定经济关系——调整对象中国法制史可用八字概括:“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刑法——--犯罪刑罚民法——--人身财产行政法——民告官究经济法——特定经济关系(二)调整对象市场经济,需要经营者,需要管理机关,也需要管理规则。依法治理经济,就是用法律的方式设定经营者的资格,赋予劳
6、动者的权利;规定管理机关的权限,明确管理规则的内容。这就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它们构成经济法。1.经营者——准入资格——市场主体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2.劳动者——权利利益——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3.管理机关——管理方式——宏观调控法——价格法、金融法、税收法、投资法4.管理规则——行为规则——市场规则法——合同法、竞争法、消法、产品质量法举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积分赛、选拔赛裁判员——比赛规则9奥组委——宏观调控——组织、协调志愿者——后勤保障三
7、、经济法的特点(一)国家干预性国家关注、介入、过问,而非肆意干涉。“宏观调控,微观管理”“抓大放小,不能放手不管”“该管的就管,不该管绝不乱管”看不见的手税收法——取消利息税因为它并非劫富济贫金融法——一年四次涨息价格法——“物价局放任垄断行业涨价”,“物价局为兰州拉面限价”2.5元平抑粮价、肉价、房价国家发改委——补贴养猪户;扩大供给;增加猪肉进口。(二)直接的经济性它与社会经济有着最为直接密切的联系。与钱打交道公司法——出资金融法——货币合同法——违约金反垄断法——罚金(三)明确的指导性奖励与惩罚——“大棒加
8、胡萝卜”“两手抓,一手硬,一手软。”*促进和奖励功能是经济法独有的。《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的规定(限制与促进)第四条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