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ID:15683512

大小:1.67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4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_第1页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_第2页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_第3页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_第4页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第37卷第4期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eiklSciencesEdition)Vd.37No.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L大团圆,,仕当日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冯文楼(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是随着《西厢记》和《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而渐成定格的,遂演变为一种带有形式主义特征的主导性叙事模式。这一模式是艺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相协调的产物,体现的是“礼乐之和”和“治世之

2、音”;它一旦被经典化后,就内含有一种复制机制、生产机制与调控机制。中国人固有的“伦理信念”,保障和支撑着“大团圆”结局的实现和完成;由此而塑造的“文化习性”,是消愁补恨、复制团圆的内在机制。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乐教”之“乐”,有着文化谱系上的家族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大团圆”是“乐”之文化属性——“和”所型塑的景观;“中庸理性”的行动取向和对立转化的致思方式,是指导叙事、消弭冲突的“文化文法”。概而言之,曲之为“曲”,是大传统文化的“乐教”观与小传统文化的民间趣味及其时代精神的高度综合体。关键词: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和合精神;中庸理性;文化精神中图分类号:1207.37文献标识

3、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08)04—0024一09收稿日期:2008—01—15作者简介:冯文楼(1950---),男,陕西子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大致兴盛也;《琵琶》,《雅》之遗也。《西厢》似李,《琵琶》似杜。于元末明初之后。这一形式的固定化与模态化,从《琵琶》之妙,以情以理;《西厢》之妙,以神以韵。批评史与接受史的角度看,是随着《西厢记》和《琵琶《琵琶》以大,《西厢》以化,此二传三尺。”这是企图从记》的“经典化”过程而渐成定格的,遂演变为一种带文学史的角度建构它们的经典地位。胡应麟《少室有形式主义特征的主导性叙事模式

4、。这既是戏曲创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不仅指出二剧在当时盛传的作从形式上走向自觉、自为的表现,也是戏曲向中国情况——“胜国词人王实甫、高则诚,声价本出关、传统文化靠拢并与之融合的结果。本文的主要任务郑、白、马而下,而今世盛行元曲,仅《西厢》、《琵琶》是从艺术机制、权力机制、生产机制、均调机制与转而已”;而且将之置于文学的历史长段中评日:“《西化机制等等一系列角度,对“大团圆”结局内含的艺厢》主韵度风神,太白之诗也;《琵琶》主名理伦教,少术一权力机制进行观照与检讨,对其背后的“信念样陵之作也。”陈继儒《陈眉公批评琵琶记》卷末总评则式”进行探究与审视,对指导其叙事的“文化文法”进从接

5、受者的角度评道:“《西厢》、《琵琶》俱是传神文行发掘与复现,揭示其潜在的终极理路与生成图式,字,然读《西厢》令人解颐,读《琵琶》令人酸鼻,从头多层面多维度地索讨“大团圆”内在的文化结构,并到尾,无一句快乐话。读一篇《琵琶记》,胜读一部藉此窥探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离骚经》。”凌漾初《谭曲杂利》表《西厢记》为“情词一、艺术一权力机制的审视之宗”,魏良辅《曲律》定《琵琶记》“自为曲祖”。嘉靖《瑞安县志》亦云:“今所传《琵琶记》,关系风化,实为众所周知,在中国戏曲史上,《西厢记》和《琵琶词曲之祖。”至清代,黄图块《看山阁集闲笔》仍云:记》是自元末以降最受推崇的两部佳作。王骥德《曲“《

6、琵琶》为南曲之宗,《西厢》乃北调之祖,调高辞美,律》云:“古戏必以《西厢》、《琵琶》称首。”并在其《新各极其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谓“祖”或所谓校注古本西厢记》的评语中言道:“《西厢》,《风》之遗“宗”,并不是说它们是杂剧或南戏的开山之作,而是24万方数据从戏曲史的角度肯定二剧的“经典”地位而已。重要途径,不争论就无法产生“经典”。不仅如此,而另在明代,还就二剧和《拜月亭》孰优孰劣的问且校订、出版、评点者,也以《西厢记》为最,自问世以题展开过一场争论,各种观点,针锋相x,-l-。这种争论来,刊本不下百数十种,各种文体的演绎,也呈一时本身就是“经典”产生必经的过程和步骤。这

7、里尤值之盛。如果说王骥德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堪称这得注意的是挑起这一争论的王世贞在《曲藻》中指方面的典范,在《西厢记》的版本整理和流播方面功出:“元朗谓(《拜月亭》)胜《琵琶》,则大谬也。中间不可没;那么在众多的评点中,金圣叹的《西厢记》评虽有一二佳曲,然无词家大学问,一短也;既无风情,本《第六才子书》,不但从艺术上对其“经典性”做出又无裨风教,二短也;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堕泪,三短阐释——如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所评:“自有《西也。”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这里引起我们关注的厢》以迄于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