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

ID:2163658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_第1页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_第2页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_第3页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_第4页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2014年9月24日至28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习近平同志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文化是中国历史延续和发展的巨

2、大推力,是中国人民生存进步的血脉承依,是中国社会教化和规范的现实土壤。儒、释、道、法等思想的积极成分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进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人类进步在现象上表现为文化传承,在本质上则是思想接力。中国传统文化表征无处不体现中国哲学思想内涵,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与繁衍在本质上就是中国哲学对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精神浸润。当然,这个浸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承接过程中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和外来思想,并能够以文明的形式将其纳入到中国哲学体系当中,同时在纳入的过程中实现对本民族思想和精神的超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中国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并且是一个日新的思想存在和历史存在。中国哲学的开放与日新体现的是民族的自信、民族的自觉,体现的是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觉,体现的是哲学的自信、哲学的自觉。一、文化的哲学一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自发承依主体为了生存及优化存在,在对客体的改造过程中产生了“方式”。从生存角度来讲“方式”对应着生命,这种对应的对象是自然;从优化生存角度来讲,“方式”对应着幸福,这种对应的对象是社会和人的意识。在传统哲学上“人是作为实践的主体,外部世界是作为实践的对象、结果,人和外部世界通过实践发生冲突和联系。因此,解决哲学基本矛盾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核心任务,是解

4、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实践矛盾”]3。可见“方式”往往被理解为“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指主体与客体相联系“方式”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概括,不具有微观层面的意义。“方式”在宏观层面包括“实践”范畴的同时,还包括具体实践行为的传承和开创。具体实践行为的传承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行为模仿、文图记载、言语相承及精神传递,这一“模式”的对象是真、善、美,并能够以物质和精神的方式传承下来,故属于文化层面;具体实践行为的开创是主体对近似实践行为的认识、反思、加工和修正,这方式”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并能够以思辨的方式进行更迭,故属哲学层面。可见,主体对客体改造过程

5、中产生的“方式”具有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而这虽有交叉,但“行为模仿、文图记载、言语相承及精神传递”总要通过“认识、反思、加工和修正”的方式得以提升和创新。这个过程在本质上是自然而然的,是历史的“流”和“势”不能由谁主导,但必然是通过历史选择后的客观呈现,进而我们说,这个过程是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自发承依。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在“方式”上是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自发承依过程,这个过程在文化与哲学的关系上表现为文化对理性的寻觅过程,即文化走向哲学、形成哲学的过程。“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主体自我和对象自我、‘我’和‘我’的对话。在文化中,自我超越了空虚的外壳,反观到

6、自身具有的内容;同时,自我还可以反观到自我得以存在的基础”。当自我“反观到自我得以存在的基础”的时候,必然就产生“认识、反思、加工和修正”,这就使得文化以“我”为连接点转向了哲学。间接地说,哲学来自于主体的生存和幸福。文化(A)只有走向哲学并展现为文化(B)的存在,才能够得以延续,因为文化的延续在本质上是思想的延续、生命的延续和历史的延续,这里B包含A。文化的哲学就是文化作为主体改造客体过程中所运演出来的物质及精神需要以归宿的方式升华为哲学,进而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主导下作用于人的生存的过程。能够上升为哲学的文化才具有“恒久”的力量,因为哲学总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恒

7、久”存在思想和所追求的价值归宿。由文化到哲学,这是一个理性的回归和寻觅,文化是自发的,当文化以哲学的形态凝练出来后,理性将超越具体民族、具体时空的文化,以民族文化的方式再次形成人类文化。“理性主要是保存、贮藏、巩固和传递经验,它是一种形式、结构、能力。它保存的经验,不是具体有关对象世界的经验,而是人的操作活动(实跋与对象世界关系的经验。所以它才可以超具体时空的文化,却不能超总体的人类文化”。理性主导下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形成了人类文化,人类文化的指向必然是生命的优化。理性对文化的引导是哲学通过文化而实现具体化的过程,作为文化内核的哲学就应该从“形而上”转化到“形而下

8、”,以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