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ID:15648330

大小:107.8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4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缘起1投入产出分析的隐含假设2数据3对假设一的检验5对不确定性大的中间投入的讨论9对假设二的检验12各行业分析14结论15缘起对经济系统的分析使马克思提出了“有计划按比例”的思想。上个世纪20年代,刚刚诞生的苏联开始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华西里·华西里耶维奇·列昂惕夫(ВасилийВасильевичЛеонтьев)的父亲参与其中。这影响了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В·В·列昂惕夫,1925年他就读于柏林大学时,曾在德国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短文《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此后,这

2、一思路成为研究行业间相互关系的标准方法。1973年,列昂惕夫因此获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当时的经济主管班子很快意识到了经济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了“综合平衡”的概念。“综合平衡”的领域之一是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平衡。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孙冶方和钱学森的倡导下,我国经济理论界和一些高等院校的少数同志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某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投入产出技术课程。196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为投入产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召开过座谈会,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运筹室在鞍山钢铁公司试编过联合企业的投入产出表。1974年8月

3、,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的组织下,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原北京经济学院等单位联合编制了1973年全国6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1980年,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山西省统计局编制了山西省1979年投入产出表,为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经验。1982年,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及有关部门编制了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价值表和实物表。1984年,在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价值表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编制了1983年全国投入产出延长表。1987年,除个别地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编制了本地区投入产出表;一些管理部门还编制

4、厂部门投入产出表;一些企业也编制了企业投入产出表。198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国办发[1987]18号)。明确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人产出表,即逢2、逢7年度开展大规模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逢0、逢5年度通过小规模调查和对基本系数表进行调整,编制投入产出简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自此制度化。目前,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了7个年分的投入产出表:1995、1997、2000、2002、2005、2007、2010年。投入产出分析的隐含假设В·В·列

5、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核心思路如下:每个行业的总产出中,一部分用于各行业的原材料投入,剩余的部分能才供社会使用。设整个生产系统分解为n个行业,记第i个行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消耗第j个行业的aij单位产出。称aij为直接消耗系数。由aij(i、j=1、2、……、n)构成的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生产系统总产出向量为O,其各分量为oi(i=1、2、……、n),社会最终获得的产品向量为Y,其各分量为yi(i=1、2、……、n),则Y=O-AO=(I-A)O(1)其中I为对角阵,对角线上的分量均为1,其他分量为零。于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直接

6、消耗系数aij。记第i行业的产出为oi,第j行业对其的投入为iij。学界通常用aij=iij/oi作为直接消耗系数,据此计算不同产出Oi所需消耗的投入Iij。这个方法的背后有两个隐含的基础假设:其一,假设各行业产出量与其他行业对其的中间投入量间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由产出量可唯一地确定所需的中间投入量。其二,假设这种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基于此,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是确定直接消耗系数,亦即某项中间投入与总产出间的比例系数。而且,假设直接消耗系数是稳定的。可见,直接消耗系数是整个投入产出方法的核心概念,直接消耗系数越符合实际,投入产出模型就越能反

7、映经济体的运行。其他分析,如完全消耗系数、投资系数等,均在此基础上展开。直接消耗系数是否符合实际,取决于上述两个基本假设是否成立,在多大程度上成立?然而在笔者查到的文献中,未发现对这两个假设的实证检验。但投入产出分析已经成为标准的经济分析方法。基于此发展出了一大批理论和方法。早在投入产出法运用的初期,人们已经注意,用基期算出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t,无法使后期的总产出Ot+1和最终产出Yt+1满足(1)式。于是人们试图对At进行修改,以使(1)式对后期数据亦成立。这导致了英国经济学家斯通(Stnoe)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RAS修订方法。

8、此方法在各国被广泛运用。此后,又出现许多修订方法,如矩阵摄动分析法、拉格朗日待定系数法、二次规划方法等。学界解释这个事实的主流思路是:直接消耗系数是不稳定的,需随时修改。这意味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