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

ID:1557180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_第1页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_第2页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_第3页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_第4页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3.2.1“对数”说课稿授课教师: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张长贵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的张长贵,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的3.2.1《对数》.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一第3章中《对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教材从实际背景出发,建立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模型,研究了它们的概念、表示、图像和性质,

2、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指数函数后,对数函数前,是指数和指数函数的回顾、深化和延续,同时又是学习对数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的基础,在整章内容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引进对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了解对数的意义,经历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2.帮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对数与指数的相互联系,会熟练地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3.引导学生发现关于对数的几个常用结论,了

3、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了解对数的发明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对数的概念,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二、学情分析5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来自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无锡市辅仁高中,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高.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时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联系生活实际,找到指数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初步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

4、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所需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三、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此,本节课运用引导发现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探”,借助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工具,通过多种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大胆探索,建构知识,体会思想,使之获

5、得内心感受,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数学素养.四、过程分析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问题情境本节课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为新知识找到生长点.对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对数又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计算需要而必然产生的.我以第3.1.2节中例4“放射性物质剩留量”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回顾指数运算.由剩留量y求出所经过的时间x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新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指数

6、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得出中的存在且唯一,引导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反映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为引入对数的概念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建构数学对数概念的建构和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力求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基础知识的落实51.明确指数式和对数式中a,b,N的名称与位置变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对数符号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困难.从听、说、读、写多角度入手,为学生做好示范.注意对数的书写,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对

7、数符号的认识和理解.◇概念本质的解读明确指数式和对数式中a,b,N是同一个量,重点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等价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重要性质的探究1.引导学生利用互化关系和已学过的指数幂的相关知识来认识a,b,N的范围,促进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突出负数和零没有对数,为后续对数函数的教学打下基础.2.在该部分教学中让学生就具体的对数进行表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尝试使用对数的定义探究出对数的一些基本性质.上述两个过程的目的是借助性质的探究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关系

8、.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习惯.第三阶段:数学运用例1例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规范读法和写法.例3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点.一个方法是将对数化为指数处理,回扣了对数的定义.通过思考题的设置,借助练习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提炼出结论(,)并进行证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归纳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结论来回扣例3.5重要结论的发现和证明过程恰恰又是对数概念的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