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02990
大小:18.64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08-03
《骶髂关节损伤与脱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脊柱相关疾病讲座1骶髂关节关节损伤与错位(或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青壮年,妇女多见。祖国医学称之为“胂肋骨移位”,国外称之为“骶髂关节功能障碍”(Sacroiliacjointdysfunction,SIJD)。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不少病例尚伴有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在病因学诊断方面易致混淆,应引起重视。21病因病理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关节面为软骨遮盖,较为光滑,但有不规则的隆起和凹陷部,籍以稳定关节。此关节在生理上有一定
2、的活动范围,属微动关节。髂骨的关节面可随骨盆的前倾后仰,沿关节横轴作轻度的旋转活动。关节周围有长短不等的坚强韧带保护,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它向前下移动。3骶髂关节是脊柱和下肢联系的枢纽,是重力的传递环节。在直立姿势,当体重加于楔形的骶骨时,有使骶骨向前下方移、髂骨往外侧分开的趋势。在正常情况下,骶骨的这种移动,可牵张其周围韧带,造成骶髂关节更紧密的对合。当骶髂关节有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对骶骨向前下方移、髂骨往外侧分开的对合力减弱时,在暴力或不协调外力作用下,可导致关节错开移位。2发病机制4骶髂关节错位示意图左髋过
3、伸时,股前肌牵拉髂前下棘致髂骨旋前(前错位)。右髋过屈时,腘绳肌牵拉坐骨节结致髂骨后旋(后错位);5一般情况下,骶髂关节的这种移位,多能自行复位,患者表现为关节韧带扭伤的局部症状。一旦滑膜嵌入关节间隙,错开移位的关节不能自行复位,则可产生临床症状。由此可见,骶髂关节韧带劳损是造成关节错位的内因,而作用于骨盆的扭转外力则是引起关节错位的外因。组成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的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前面经过。骶骨中段外侧有梨状肌附丽。关节前面有由骶2~4神经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形成骨盆神经和从腰部沿伸下来的交感神经纤维组成神经丛,支配降结肠、乙
4、状结肠、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6图示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骶干和盆神经丛。7图示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骶干和盆神经丛。8当骶髂关节的发生错位或损伤,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的炎症刺激附近的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梨状肌和骶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临床症状。另外,骶髂韧带是由骶1~2神经所支配,故关节的病损可引起臀部和下肢外侧的牵涉痛。骶髂关节病损波及骶尾韧带时,亦能引起骶尾部、尾骨的疼痛和敏感。骶尾韧带示意图9附: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发病机理示意图1.慢性腰腿痛2.妇女内分泌改变或产后过早负重3.久病卧床4.外伤骶髂关节韧带损伤骶髂
5、关节韧带松弛不协调外力骶髂关节错开移位创伤性炎症激压腰骶部植物神经梨状肌腰骶干盆腔器官功能紊乱坐骨神经痛骶尾韧带骶尾部症状103临床症状和诊断3.1坐骨神经痛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和下肢胀痛及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或“触电感”(是坐骨神经干受激压引起的干性痛),严重者卧床不起。患者站立、步行时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臀部突向患侧,腰凸向健侧),不能挺胸直腰,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主动或被动伸屈下肢均明显受限并引起剧烈疼痛。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11慢性患者,上述症状较缓和。患者自觉患肢“短了一截”;患
6、肢乏力、畏寒或灼热感,多汗或无汗,穿鞋著袜不甚方便;不能持久步行。站立时常以健肢负重,坐时以健臀触椅,仰卧伸直患肢时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患者喜屈曲患肢往健侧侧卧。如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行”姿势。病程长者可有患侧腰、臀肌乃至下肢肌萎缩。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其相似,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伴有腰椎间盘病损的患者,临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不少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的“腰突症”患者,可能与忽略骶髂关节病损的治疗有关。12患者站立时以健肢负重患者坐时以健侧臀部触椅13为了避免骨盆旋转导致患侧骶髂关
7、节和下肢剧痛,患者需扶持患肢缓慢移动上床。14患侧下腹部胀闷不适和深压痛,肛门急胀感。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尿濒、尿急、甚至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痛经、月经紊乱、“崩漏”、阳萎、性冷淡等。3.2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3.3骶髂关节炎症症状患侧骶髂关节疼痛不适,患肢外侧牵扯痛或麻胀感。腰臀部痠软乏力,需经常更换坐姿或站立的重心。部份患者表现为骶尾部或尾骨的顽固性疼痛或触痛。在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则可引起耻骨联合疼痛或耻骨联合分离等症状。153.4骶髂关节位置错动的检查:患侧骶髂关节压痛和叩痛,髂后上棘(或下棘)下缘位置较健侧
8、偏下者,为骶髂关节后错位,反之为前错位。对于肥胖患者,髂后上棘下缘触诊不清时,可触摸髂后下棘下缘或髂后上棘最高点,两侧对比。区分骶髂关节前错位或后错位,是手法复位治疗的主要依据。据我们观察统计,右侧骶髂关节以前错位居多,左侧骶髂关节以后错位多见。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