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9779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2
《研究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2007年第52期总第179期8月28日星期二兰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本期要目※兰州大学职业生涯咨询室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责任编辑:王昀文字校对:王昀邮件:60报送:校领导校长助理抄送:党办 校办宣传部教务处发送: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11兰州大学职业生涯咨询室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和努力,由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创办的兰州大学职业生涯咨询室于4月25日正式开放。咨询室开放近两个月来,先后接到了十余位同学的咨询,运转正常、效果良好。咨询室的筹建和顺利运转将为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产生积极、持
2、久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现对本学期“咨询室”的运行情况作以总结。一、开设职业生涯咨询室的背景(一)政策背景:开设咨询室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职业生涯咨询行业在国内只有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有所发展,在高校内直接开设此类咨询室的还很少。但是,从近年来党中央、中央政府的文件和政策来看,国家将解决大学生就业发展问题、改变大学生就业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落实上述精神、做好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利用职业生涯咨询室对大学生进行个别性指导是重要手段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意见》还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陈至立国务委员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强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就业见习等措施,帮助和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积极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1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就业形势严峻,高
4、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495万人,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掌握供求状况,制定并细化相关的政策,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上述方针是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情况、新变化而做出的及时调整和切实措施,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指导方针之一。当前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产生的新变化,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在就业、择业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困惑有关。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步结束毕业分配时代,就业逐步成为毕业生个
5、人和家庭的问题,加之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影响,学生在就业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值得我们大力加以重视。在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我们注重思想政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政治教育,忽视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作为高校管理者特别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的严峻性,因此在相关文件中都蕴含了通过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和加强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来应对新的变化的精神。高校要想实现党的教育目标、实现对学生、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6、就必须把落实上述精神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兰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几年来千方百计地在思考创新之策。我们在开拓市场、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效率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这些工作只能是一个应一时之需的权益之计。要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必须更加深入、多层次地采取措施。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来看,开设职业生涯咨询室确实是有力、有效的措施之一,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工作。做好这个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的现实问题、更好的实现我校的社会责任,也才能更好的落实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和精神。(二)社会背景:开设咨询室是社会变革的必然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本来象征着大
7、学生开始独立步入社会的毕业时期反而成了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的阶段。面临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学生可以选择出国发展、在国内继续深造、直接参加工作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作出上述11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之所以会产生诸多的困惑和选择的痛苦,既有来自国家经济形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又有来自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从现实来看,解决学生毕业时面临的职业规划问题,应该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在计划就业时代未曾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