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7432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屏山县新市镇集镇移民迁建规划调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屏山县新市镇集镇移民迁建规划调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石 进2010年4月,在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移民迁建全面开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向家坝电站建设各方做出了对新市集镇迁建规划进行调整,对新市集镇移民实施分流搬迁安置的决定,新市镇成为向家坝库区唯一在移民迁建过程中实施整体规划调整的集镇。能否快速完成新市镇集镇迁建规划调整,是摆在屏山乃至整个向家坝库区移民迁建工作面前的一个难题。面对陡然增加的工作任务和急剧增加的工作压力,屏山县及新市镇发扬只争朝夕、攻坚破难的精神,快速平稳跨越了“规划调整关”,一举扭转了新
2、市镇集镇迁建停滞不前的局面,确保了库区集镇迁建总体进度,为电站按期蓄水发电打下坚实基础。一、基本情况作为仅次于县城的库区第二大集镇,新市镇集镇迁建规划调整涉及3000余户、近万名集镇移民的分流搬迁安置,需要开展前期论证、安置意愿调查、总体规划及施工图设计调整等系列工作,面临调整幅度大、涉及面广、移民群体众多、政策性特别强等客观实际,需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维稳压力大等诸多困难。(一)时间紧迫,工作总量大。从2010年4月决定实施分流搬迁安置到2012年5月向家坝电站蓄水发电,只有2年的时间。这意味着
3、新市集镇移民工作必须在2年时间内走完由重新规划布局到完成迁建安置的全过程,时限要求极为苛刻,只有尽快完成集镇迁建规划调整工作,才能满足移民工作建设总体进度要求;受地理条件等客观条件限制,新市集镇移民将分流到集镇新址和新发乡进行安置,两个安置区之间的距离达到近100公里,集镇新址建设规模由原来的一个区域变更为两个区域,完全推翻新市原有集镇迁建规划而重新进行布局规划,工作总量极大。(二)涉及面广,情况较复杂。集镇迁建总体规划调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完成可研论证、意愿征求、方案制定、初步设计、设计评审与批复等多个工
4、作步骤,需要各级各方(三峡公司、中南院、成勘院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密切协调配合才能顺利推进;对集镇移民实施分流搬迁安置,除对新市集镇移民、集镇新址占地移民、附居农村移民等多个移民群体造成直接影响,还对库区其他集镇移民群体造成间接影响,如果与新市集镇原有移民信访及遗留问题相互交织,稍有不慎将引发面上群体性涉稳问题。(三)技术性强,实施难度大。集镇移民迁建规划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要求极强的工作,既要符合国家现有移民政策法规,严格遵守执行移民规划各项规定和步骤,又要符合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必须
5、严格按照移民工作及工程建设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开展工作,不能因为迁建时间紧迫而进行突破;同时,随着总体迁建规划调整,很多工程项目需要进行设计及施工变更,许多建设项目要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优化,这给具体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主要做法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局面复杂的情况,屏山县及新市镇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拿出“与时间赛跑”的干劲,采取诸多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新的集镇迁建规在2011年5月顺利通过省上评审,为加快新市镇移民迁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强化协调配合,形成齐心合力的驱动机制。一是形成高效有力指挥体系
6、。成立了集镇(新市)移民迁建指挥部,把新市集镇迁建规划调整作为库区集镇迁建重点、难点工作,明确一名副县长兼任新市镇党委书记,抽调20多名专门人员组建了综合协调、政策宣传、工程技术、维稳处突4个工作组,实行分线、分块负责。二是积极争取各级各方支持。通过积极汇报争取,赢得省、市各级以及三峡公司、中南院等各级各方对新市集镇迁建规划调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取得了将集镇移民分流安置到新发乡、将白花台地占地农民纳入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对新集镇及新发分流安置区实行施工总承包等既有利于移民长远发展又有利于加快集镇迁建的重
7、大成果。三是建立快速反应协调机制。通过四方(三峡公司、省市移民主管部门、县政府)轮值会、设计对接及现场协调会(县政府与中南设计院参与)、市移民领导组驻县指挥部会、县移民领导组会、县城迁建指挥部、集镇(新市)迁建指挥部工作例会等协调机制,及时快速研究协调新市集镇迁建规划调整工作的各类问题。(二)直面困难压力,树立攻坚破难的坚强气魄。一是客观分析判断形势与困难。密切配合省、市移民部门及三峡公司、中南院对新市集镇迁建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对集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以及规划调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对集镇各移
8、民群体意愿和想法进行分析研判,对移民迁建前后新市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举新市全镇100多名干部之力,并抽调30余名县级部门人员开展一个月集中攻坚,圆满完成单项工作量最大的集镇移民安置意愿申报工作,10000余名集镇移民按照自己意愿对安置地点进行了申报,申报率达99%以上;明确县领导及规划技术人员与中南院等主设计单位进行全程跟踪对接,加快设计成果提交,解决了时间要求最为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