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

ID:15425768

大小:1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_第1页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_第2页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_第3页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_第4页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的同化功能     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包容性与同化性的一种文化,这反映在我们的文化中,如儒家的"宽容""仁爱""中庸"等等;常常有人做出有例为证的样子,如元时清时的少数民族入侵当时的中国版图,后来不都被中国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所同化了么?祭天,封禅,参拜孔庙,不都是他们感服于中国文化的表现么?其实我们是对我们本国的文化抱着一种太乐观的态度了,因为先进的文化对落后的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如同万有引力是自然规律一样,这种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落后向先进学习,奴隶制走向封建制,这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必

2、然过程,如同水之就下;当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尔后全面因袭罗马的制度;实现从原始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跨越也正合乎这一规律;在文化上只分先进和落后,与文化本身的亲和力无关;文化也没有同化不同化,只有相互的融合;先进的文化融合落后的文化,落后的文化融合于先进文化中;世界朝着一个进步的方向前进著;而我们若是执意认为中国文化向来就是那样的富于包容和同化性,那只能是我们妄自菲薄且自大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自问:满清政府末期,深受殖民主义之苦的中国的富有"包容和同化性"的中国文化,为何不使西方人产生"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敬服之心,同化的不仅不是

3、"天朝上国"眼中的"夷"人,反倒是我们自己;到现在,我们的文学,哲学,教育、科学,宗教、民俗,人文,美食,建筑,美术,设计,服饰,美学,甚至吃穿住用无一处不被"同化"了,被"西化"了;我们不知不觉剪掉了辫子,扔掉了裹脚布,弃掉了旗袍马褂;但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觉察,而我们更没有觉察到的是,我们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等更深的层次都被西方人"同化了";或许我们并不把我们今天的变化看做是自己被同化,而只谓之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那难道元时的蒙古,清时的满族的所做所为不也是同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么?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我们中国文化

4、的包容性有太多的乐观,为中华文化之博大,之深远而沾沾自喜。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唯强者同化弱者,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古今中外,其理一也。中华文化内在延续性的伟大力量及其同化力 中华文化的同化力强是世界所公认的。无论是落后的游牧民族,抑或是宗教观念殊强的犹太人,皆可被同化融合。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存在许多观点,各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文字社会等诸多方面来解释。譬如梁启超的观点,他说中国的象形文字以及书同文,国家观念淡薄,好和平的精神,经济能力发达(农耕经济),允许与其他杂族通婚等因素促使了同化力的发达。但是,这些因素大部分是表面的

5、,并没有说全。个人比较赞同梁漱溟的观点,虽然观点有深度有道理,但是梁老阐释的方式方法不够明爽,表达的结果给人一种混沌的感觉,层次稍欠分明。现整理总结及附个人观点如下:  文化统一,同化的力量,首先应来自人生态度礼俗信念等价值观类的东西。其次是生活知识经验方法技术,包括文字等。千年来游牧民族蛮族多次侵入中原,乃至入主中原现象时有发生;中华民族统治各个蛮族使其归顺亦是常有的现象。当中原人统治蛮族时,长能以文化力量将其同化融合于自己;而当中华民族被蛮族统治时,因其不得不采用被统治者本身的文化对其进行统治,所以最后也会自然而然的吸取它

6、的文化,最终接受消化被同化。为什么这种现象不会反过来呢?因为一方面是人数占优,二是因其文化的先进性不得不使蛮族舍弃落后简单的而采纳先进优秀的,一切文化终归都是要向前发展的。  那么为什么宗教信仰强烈切顽固的犹太人会被同化?我们知道河南开封迄今为止生活着一批犹太人,“挑筋教”说的就是他们。来到中国后,潜移默化,至清朝竟有科举考试做官入仕途的。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人宗教观念不强,二是以伦理道德观代替了宗教。首先,中国无宗教,或是宗教观念淡薄。中国人开明通达,不迷信固执。宗教都是迷信的,偏于固执的。异教之间互不相容,争

7、端纷起,各个教派之间都是各自树起严密壁垒以相对,大有“遇强更强”之势。而在中国,观念淡薄,不顽固,所以才能产生得以融洽相处的前提条件。古人云:“欲固取之,必先予之”,“正不外乎承认他,使他有自己,而非强行要舍弃他自己而从于我”,所以能够助同化一臂之力。此为兼容并蓄开同化之入口。再则,宗教源自畏惧,希求,宗教的禁欲与罗马时期以及西方现代的纵欲都违反人类的正常意志。纵欲者陷于身体肉欲;禁欲者又违反了身体本能。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则正当适中,不落于禁与纵的两偏,不失于生命应有的和谐。自古所谓圣人,就是能与大自然相容和谐,仁者爱人,物我两

8、忘的人,仁厚有容,开明无执是其外在表现。我们既非人人都是圣人,但是这种正当合适的人生态度是无宗教的中国人一贯秉承的。这种人生态度又是易于求取的。也正因为其易于求取,合乎情理,所以能够同化异族,使其同我一起向往此种人生。此为和谐合理促同化之生成。  前所说那种独特的理性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