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

ID:15391244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3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_第1页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_第2页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_第3页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_第4页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 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四fI敲尉/艺术教育思考/2011第4总第142朗口李兵竹笛演奏及教学中呼吸问题再议由末五代着名道教学者谭峭在其着《化书?声气》中就,白把声音的产生与”气”联系了起来,并说”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可见,”气息”与”发声”的关系之密切.竹笛系依靠气流与吹口的锐角摩擦而发音的吹孔类“气鸣乐器”.

2、”气”是其发音唯一的动能来源,即由人提供发声所必需的空气动力.故对管乐器演奏者而言.呼吸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乐演奏的呼吸问题.从广义上讲.不仅是指呼吸方法.还包括服从于音乐内容的表达,在有限时间内控制有度地完成呼吸循环这么一个概念.就此,本文不准备对呼吸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这一问题进行阐述.而想仅从技术层面对传统的竹笛演奏呼吸理论,谈一点不同看法.简单地说,管乐演奏呼吸技术的实质就是:1.呼吸时尽可能多地吸入空气;2.演奏时高效率地运用好”气”.以上两点都有赖于呼吸方法的正确性.也就是说,最佳的呼吸方法是解决好管乐器演奏呼吸问题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人的呼吸通常分为”

3、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不少有关管乐演奏呼吸问题的文章都对这两种呼吸方式作过清晰的阐述,有些还针对两种呼吸方式的差异,赋予了在具体演奏运用中不同的意义.我国传统的管乐演奏呼吸理论.一直认为”胸腹式呼吸法”(或称联合,混合呼吸法)是管乐演奏呼吸的最佳方法,即一种寄希望于”胸式呼吸法”与”腹式呼吸法”优势互补的认识.多少年来,这种观点如同不可逾越的”法典”,始终占据着不容置疑的地位,支配性地影响着我们在竹笛演奏呼吸问题上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然而.从多年的实践与教学情况来看,”胸腹式呼吸法”的实际功效及由此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因为严格地讲,”胸式呼吸”

4、和”腹式呼吸”方法的运动机理有异,且在具体的实践中,所谓胸式与腹式的融合过程远非”混合”,”并用”或”二者相加”等文字表述那样令人容易领会与区分.“胸式呼吸”又称”肋式呼吸法”,是人们日常平静状态中自然的呼吸形式,通常每天要做大约两万多次.此种呼吸方法依靠肋骨侧向扩张(肋间外肌上抬肋骨,造成胸廓扩张)完成吸气.由于受肋骨[见图1]制约,肋间肌的扩张与收缩幅度较小,容气空间极其有限,故管乐演奏者采用“胸式呼吸”方式吸气均感呼吸浅,蓄气少,特别是在演奏较长且强弱幅度大的乐旬时常感力不从心,英雄气短.若?l26?吸气稍用力,还会呈现明显的双肩上抬,胸部膨出之形态,也有失观瞻.

5、因此,此种呼吸方法不是管乐演奏吸气方式的最佳选择早已是共识.但是.认为”胸式呼吸法”在管乐演奏呼吸方式中的价值在于与”腹式呼吸”方法的”混合并用”(胸腹式)即可产生两者功效之合则未必如此.因演奏者感受到的气息增长到底源自所谓”混合并用”的心理因素,还是”腹式呼吸”技术渐长难以量化分析.要知道.主观感觉与实际作用往往是有差别的.事实上,当我们的神经瞬间收到以某种方式呼吸的指令时,这种呼吸方式便始终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任何不同机理的其他呼吸方式参与其中.都可能会对前者的掌握及功效的充分运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削弱.若不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岂不是”顾了汤瓢,砸了碗”.我们不妨

6、一试:[实验1]用胸式呼吸方法吸气.不难发现:愈想多吸,胸部及肩部上抬愈明显.既使呼吸至胸部膨出及肩部上抬感到发僵(胸部膨胀至极限),气息也不会由此而明显下沉至腹部.这说明,用”胸式呼吸”方法吸气时,与”腹式呼吸”方法相关的肌肉群均处于消极状态.由此可知,”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方法可否兼容是值得怀疑的,而两者联合的确切功效及实际意义(是否可使吸气量最大化)固然更令人怀疑.因此,把所谓”胸腹式”呼吸方法作为管乐演奏的呼吸方式,完全有可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另有一说认为,”胸式呼吸法”虽吸气浅,但因距离口腔近,故有利于演奏者在演奏速度快,节奏密,吸气时间极其有限的旋律

7、时迅速地完成”能量”补充,又不至于影响音乐节奏.因此还是有必要对”胸式呼吸”方法加以练习.然而.无论演奏与教学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演奏者一旦进入吹奏状态,呼吸都是下意识进行的,并始终追求着吸气量2011午笫4嘲总第142明/艺术教育思考/四ll戤翮的最大化.至于不同呼吸方式的耗时对音乐节奏的影响问题.究其根本.并不在于呼吸深浅本身,而在于演奏者的节奏感.因此,我始终认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追求”以最简单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最具实际意义的技术”的教学方法,并崇尚这种教学方法或者说原则.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认识“最简单的方式”和”最具实际意义的技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