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87287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8、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8、短文两篇导学案巴金主备教师:习志国杨明杰焦立伟时间:2015.5课题:短文两篇课型:自读课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重点难点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2.理解作品的主题。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旸谷()浸润()皓月()姮娥()一撮灰()露台()瞬间()夸父()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等。《日》《月》选自散文集《巴金选集》。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
2、.整体感知。然后回答。《日》段落结构2、《月》段落结构展示提高: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4、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5、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6、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7、“月的
3、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8、姮娥象征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9、本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最后一句,请你发挥想像,猜猜“她”看见了什么人的人影?10、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课后小结:《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
4、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课后反思:8、短文两篇导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第一部分(l、2段):写飞蛾、夸父为追求光和热而甘愿牺牲。第二部分(3、4段):写人间没有了光和热,只是黑暗的寒冷世界。第三部分(5段):写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去追求光和热。2、第一部分(1~3段):写月下对冷有了别种
5、独特的感受。第二部分(4、5段):写在孤寂凄清的月下,整理思绪:忧愁沉重的。第三部分(6段):写姮娥为了理想——改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展示提高:1、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2、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3、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
6、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4、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5、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
7、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日》主题《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6、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
8、“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这种意境能使人想起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7、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