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59640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 语言表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是语文高考的重点。连贯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连贯在高考中考查的是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语言的衔接是否恰当。要做好语言连贯考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确定语句衔接的是否恰当。 一、前后陈述对象一致 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衔接的语句和上下文间要保持话题统一,常从两个方面考虑: (1)保持中心统一。即所有的句子
2、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 (2)上下文的情调要统一。对于描写或抒情类的句子,有时要考虑前后语句的情调要保持一致。前边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凉的;前边是壮阔的,后边就不能是柔婉的;前边是悠远的,后边就不能是热切的等等。 例如:(2013年新课标卷Ⅰ高考题)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
3、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第二个横线后面是句号,这表明前两个横线上所填句子按照意思可以分成两层
4、。按照主语一致的原则,在一句话里,其陈述对象应保持一致,本句的陈述对象是作品,②④可作起始句。②句介绍艺术风格,而④句介绍内容。六句话中介绍内容的还有⑤句,所以④⑤两句可以连在一起放在两个横线处,由此可得出答案为C。 二、前后句式一致 例如,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
5、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解析:本题前语境是“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它后面应该是句式相同的句子,只有D项和它句式相对应。选D。 三、符合事例逻辑 分句或句子之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一个复句、句群或语段,前后
6、语句之间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造成语句的脱节。因此,句间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2013年广东卷高考题)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
7、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D.⑤③④②⑥①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说“生产能力……”,第三句话说“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由此可推知第二句话说的是“科
8、学技术”。根据第一空前面的“产生过度的欲望”可知,后面应该接“超出了……的需要”,所以应选D项。 四、根据关联词语判定 (2013年辽宁卷高考题)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