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

ID:15339403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_第1页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_第2页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_第3页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_第4页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旧体诗词中的用典艺术  摘要:“用典”是中国古体诗词中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何为“用典”?为何“用典”?如何对待“用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仍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旧体诗词典故艺术  我们阅读欣赏旧体诗歌(包括诗、词、曲),常常碰到语言上的障碍,使一些人望而却步。这是很可惜的。障碍之一,就是诗歌中用了不少成语典故,由于时代的变迁,今天读起来常常不得其解。  一、“用典”的正名  诗歌中引用成语典故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在修辞学的书中,把它列入“引用”修辞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典”或“用事”。这种修辞手段在我国文学创作中早已有之。《诗

2、经》、《楚辞》中就屡见不鲜,到魏晋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六朝梁人刘勰在其所著的《文心雕龙》中,专有一篇“事类”,就是最早从文学理论上讲用典的。他给用典下的定义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借助过去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有“以古证今”的历史作用。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名篇《金铜仙人辞汉歌》开头四句:“茂林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其中“茂林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三十六宫”等,都是用典。不仅古人的诗歌中是这样,现代人写的旧体诗歌,也是经常用典的。我们大

3、家熟悉的陈毅的《梅岭三章》诗,其中“此去泉台招旧部”、“此头须向国门悬”、“取义成仁今日事”等句,都包含有典故。自然,用典不限于诗词,其他文体中也是短不了用典的。《红楼梦》不仅诗词歌赋等韵文用典,就是人物对话,乃至作者的叙述语言中也有用典的。《聊斋志异》仅作者的序文,就差不多句句用典(这当然不一定可取)。文内各篇故事中用典的地方也俯拾即是。因此,我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欣赏旧体诗词,不了解一些用典的常识,是破除不了语言上的障碍的,我们也就不能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思想的熏陶,只能望诗兴叹!  二、旧体诗用典的原因  旧体诗歌中经常用典,这是由诗

4、歌的性质和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由于诗歌是文艺创作,它必须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才能起到艺术的感染作用,受到读者的喜爱。而用典,常常是作家塑造形象、烘托气氛、熔铸意境很有用的手段。成语典故往往伴随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或动人的故事,它所反映的丰富的内容同作家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起着明比暗喻的积极作用,使作品在广阔深厚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回味余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这两句诗的上一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就分别用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闻笛赋”就是晋朝向秀的

5、《思旧赋》。向秀的好朋友嵇康和吕安被司马氏杀害,向秀十分怀念,有一次他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有人吹笛子更触动了他对旧友的情思,写下了著名的《思旧赋》。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怀旧之作。“烂柯人”的故事出自《述异记》,传说晋朝人王质上山打柴,遇见两个小孩下棋,他看了一会儿,棋还未终局,发现斧柄(也就是“柯”)已经朽烂了。原来时间已过去一百多年,回到家乡,同时代的人早已死了,一切都很陌生。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长期被贬斥的激愤和对永贞革新派朋友深挚的怀念,以及对人事沧桑、恍如隔世的慨叹。怀念旧友和溉叹世事沧桑,本来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易写得形

6、象生动,但作者通过恰当地用典,就达到了这样的艺术要求。如果我们不了解典故,就无法理解诗句的妙处,也不能从丰富的故事形象中领会作者有血有肉的思想,从而受到感动,引起共鸣。正因为作者用两个典故对过去二十多年的政治斗争进行了高度形象的概括,好象作了一个“为了忘却的纪念”①一样,然后才能笔锋一转,写出胸怀宽广、放眼未来,饱含哲理的下一联诗句。  其次,诗歌贵在含蓄,用语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经得起反复吟咏,字里行间蕴藏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歌要达到含蓄,恰当地用典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典故包含的意义很丰富,可以反复咀嚼,惹人浮想联翩,而不会一览无余,因此必

7、然会给诗歌增加深沉浑厚,含蓄婉转的成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名叫《泊秦淮》的七绝:“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通过夜泊秦淮的感受,揭露了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昏庸腐朽,不顾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行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陈后主亡国的典故。南朝后主陈叔宝,沉缅酒色,不理国事,曾作《玉树后庭花》,词曲内容淫糜腐朽,情感哀婉凄伤,陈朝在他手中终至亡国,陈叔宝也就成了亡国之君的形象,《后庭花》也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可见诗人用这个典故,借商女也就是歌女,讽刺那些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用词造句虽然委婉含蓄,但态度却

8、非常尖刻。它只用一个“后庭花”的典故,就把陈朝亡国同当时的黑暗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给读者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索,启迪人们从历史教训着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