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写作 (1)

旧体诗词写作 (1)

ID:14881454

大小:77.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30

旧体诗词写作 (1)_第1页
旧体诗词写作 (1)_第2页
旧体诗词写作 (1)_第3页
旧体诗词写作 (1)_第4页
旧体诗词写作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体诗词写作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解读一、撰述时间与词学渊源略辨二、词史意识与尊体观念三、悲音悲情与词的审美内涵四、“故实”与词的富贵态五、批评理念和批评方式的新变六、余论:女性文学批评的困境30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

2、》、《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30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

3、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30一、撰述时间与词学渊源略辨《词论》原无斯名,在最早收录此文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晁无咎”条下以“李易安云”开篇。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诗余”复引录

4、其文,题为“李易安评”,文字略有出入,后人随缘其所论题为《词论》。《词论》大约创作于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青州期间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词论》很可能不是李清照的作品,如马兴荣《李清照〈词论〉考》就认为,最早收录此文的《苕溪渔隐丛话》原本就是“取元祐以来诸公诗话及史传小说所载事实”和“就余闻见有继得者”纂集而成的,其材料来源本身就值得怀疑。宋代除《诗人玉屑》外,其他众多笔记既未见著录,也未见引用品评,并具体分析了《词论》中的一些疑问。所论也可参考。见《柳泉》1984年第6期。。夏承焘认为《词论》全文“30无一语涉及靖康之变,我疑心是她早年之作”。这一时期李清照生活稳定,心境平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创作

5、经验,有可能从创作提升到理论的层次。从《词论》论及的词人来看,从晚唐到北宋哲宗朝,重要的词人都有所涉及,而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如周邦彦及其相应的“大晟词派”则未及论述,更未涉及靖康之难,所以综合来看,以写在北宋后期稍前的可能性为大《评李清照的〈词论〉》,《夏承焘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54页。。有学者推测作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亦可资参考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3~64页。。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词论》也可能写于南渡以后,甚至是李清照晚年费秉勋《李清照〈词论〉的几个问题》,《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2

6、期。。在讨论《词论》作年的过程中,不少学者都注意到《词论》没有提到周邦彦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周邦彦完全符合李清照的审美理想,而《词论》的写作又立足于批评,所以没有评论周邦彦是李清照有意为之。如夏承焘说:“她和周邦彦是同时代的作家,若拿她这些议论、见解来读周邦彦的《清真词》,却正是‘波澜莫二’。他们两人并不曾见过面,而创作道路却如此不谋而合!”夏承焘《评李清照的〈词论〉》,《夏承焘集》第二册,第255页。日本学者青山宏也说:“李清照为什么在其词论中没有论及周邦彦?这是因为周邦彦的词正是满足了李清照认为的词的条件。”【日】青山宏著,程郁缀译《唐宋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0

7、8页。但实际上李清照如果真的奉周邦彦为词体正宗也有学者认为,周邦彦词在北宋影响并不大,其词多写艳情而乏品格,曾为许多人所否定,所以李清照是不可能奉清真词为典范的。参见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7~40页。,则在散漫批评之余,借周邦彦来完整“立”出自己的系统观点,从学理上来说,也是可能的。李清照没有提及周邦彦,偶尔遗漏也有可能的,因为一篇“其来无端”的短文毕竟谈不上覃精奥思。30刘勰《文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