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理论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弗洛伊德与阿德勒人格理论的比较摘要精神分析正式建立之后,由于在力比多的性质、自我的功能和潜意识的内涵等基本观点上的分歧,阿德勒于1911年建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开启了精神分析运动史上的分裂之途。然而,分裂并不代表抛弃或完全推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坚持潜意识这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扩展和修正。所以,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还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关键词弗洛伊德阿德勒人格心理学引言阿德勒多被人与弗洛伊德相提并论,笼统归之于精神分析学派,甚至有的心理学读物也持类似的观点;也有人说在弗洛伊德的学生中,阿德勒是第一个“背叛”他的人。他创造了精神分析
2、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1.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思想上的分歧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在诸如性的因素、人格、潜意识、梦、快乐与痛苦以及神经症的病因和疗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有分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个人常常处于与别人和社会相抵触的情况中,阿德勒却认为个人总是在寻求与他人友情和睦的关系;弗洛伊德无视生活的意义和人对来渴望的作用,阿德勒却把它们作为自己理论的中心内容;弗洛伊德视心灵为经常互冲突的不同单元的组合体,阿勒德却把它看作为达到个人的未来目标而协调工作的整合体;阿德勒强调意识作用,而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的
3、作用;阿德勒以社会动机为本原,而弗洛伊德以生物动机为本原;阿德勒对人类未来持乐观主义的态度,而弗洛伊德对人类未来持悲观主义的态度。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相对立的。阿德勒尤其坚信,性绝不是神经症的唯一根本原因。他说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最显著的一点是在体格上的劣势,但是人将自己的劣势通过大脑的能力而转化为优势。阿德勒相信,所有生命都在与其“劣势”抗争,都有一种权力意志。如果性成为精神病症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那是因为性成为人们权力意志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个精神病医生的工作应当是使患者振作起来,重新掌握现实,规劝他跳出被动的地位并重新规划自己的将来。2
4、、弗洛伊德与阿德勒在心理动力理论上的分歧2.1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i9世纪中叶,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了能量守恒定理。这个定理说明,“能.实际上是一个量,它可以转换形式,但不可以被消灭;当能在一个系统的某部分里消失时,它就一定会在该系统的其它地方出现。能量4守恒定理的提出,使科学家们对人的看法有了改变,出理了所谓动力生理学。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机体也是一个动力系统,同样服从化学和物理的规律。弗洛伊翻接受了这种新的观念,并把它引入心理学,认为动力学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的姐体,同祥也适用于人格,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他开创的.动力心理学,便是研究人
5、格中能量的转换与改变。弗洛伊落的动力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兰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及后,就龙味粉其它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盛弱。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盆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侧,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盆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一个人想干什么和要干什么,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奄无例外地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结构系
6、统中的分布情况。弗洛伊德认为,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都来自本能。本能作为一定盆的心理能,是整个人格结构系统的动力基础。那么,人到底有多少种本能呢?人体有多少种孺要,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弗洛伊每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有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的本能,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力比多.等同于性本能的能量,由于阿德勒、荣格等人的反对,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发生了变化,把“力比多”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不仅包括性,而且包括饥俄、锡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死的本能是促
7、使人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最后的稳定状态,因为不再孺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的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段灭性行为,当它转向内部时,导致个人的自责,甚至自杀;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总之,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无惫识的本能的支配。2.2阿德勒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受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主义”“强人意志”的影响很深。其思想体现在阿德勒理论中为“目的论”,也可以称为“动机论”。为此,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在其著作《实验心理学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