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18119
大小:382.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推荐单位:河南省教育厅学校名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心名称: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网址:http://lab.htu.cn/biology/中心联系电话:0373-3326878中心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申报日期:2007.7.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生物学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时间2003年-39- 中心建设发展历程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23年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系和成立于1951年的新乡师范学院生物学系,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水产养殖三个本科专业,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动物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动物学、植物学)和一个省级名牌专业(生物学),并有一个(河南)省(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细胞分化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也设立于此。建系伊始即成立了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经院系调整后,又相继成立了解剖生理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和遗传学实验室;八十年代又相继组建了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实验动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等。1999年撤系建院时进行了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变教研室管实验室为院管实验室。历届校(院)、院(系)领导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实验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适应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于2000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2001年~2003年)》中提出了“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筹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规划。对此学院采取了教学改革分步推进的措施,于2002年在实验室评估时对各实验室按照专业设置进行了整合,分别组建了生物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水产养殖实验室,由学院统一管理;同时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将原先的26门实验课整合为7门实验课程组,将原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课改为独立设置,单设学分,这些改革措施使实验室于同年通过了河南省合格实验室评估。为进一步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又于2003年11月成立了由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的“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体制上保证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型人才的-39- 中心建设发展历程理念,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卓有成效的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组织体系和管理与保障体系进行内部协调与管理,规范了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课程建设,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体系、调整实验内容,建立了分层次、分模块、有序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结构上形成了由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框架。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和学生成绩评价标准,保证了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中心”利用高等学校信贷资金、重点学科经费、日元贷款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经费共计803.8万元,购置了新的教学仪器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大为改观,实验仪器的台套数和用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大型仪器明显增加,在硬件条件上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教学实验室水平。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综合设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心”形成了独立设课与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各实验室资源由“中心”统一管理和调配,承担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水产养殖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实验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新联学院以及全校公选课--生命科学基础的实验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实验课程。中心现已发展成为河南师范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验教学基地。由于改革成效显著,具有推广示范作用,2005年10月“中心”被评为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 中心主任姓名卢龙斗性别男出生年月1954.01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南京林业大学通讯地址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编453007电子邮箱lld5910@yahoo.com联系电话0373-3326341主要职责1.在学校和学院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工作;2.掌握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熟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负责实验教学中心整体建设规划及近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3.负责实验课主讲教师、指导教师的聘任;4.负责实验教学中心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如实验课程的立项等);5.负责组织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教材,实验教学中心课程建设;6.负责实验教学中心购置计划的审核、经费使用及经费审批工作;7.负责组织实验教学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并组织检查落实情况;8.负责年终考核工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2003~至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2~2003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至今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3~1998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1992~1993罗马尼亚雅西大学,访问学者;1987~1992讲师。为本科生主讲《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理论与实验,为研究生主讲《现代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技术》等,从事植物遗传学研究。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7项;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7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1、Boroninfluencespollengerminationandpollentubegrowthinpiceameyeri.TreePhysiology,2004,23(5).(SCI)2、AssessmentofgeneticdiversityofLycorislongitubadetectedbyRAPDS.JournalofGenetics,2006,85(3):205-207.(SCI)3、AcquirementoftransgeniccottonresistanttoHerbicideandinsectusingglyphosatetolerantaroAM12geneasaselectablemarker.GeneticasiBiologieMoleculara,2005,5:151-160.4、IdentificationofRAPDmakerslinkedtothemaleindioeciousGinkgobilobaL.Genetics&MolecularBiology,2006,7(1):105-110.-39- 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8119510158/3341.5占总人数比例24%33%27%15%30%45%24%/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7310111600(生物类专业)1330(非生物类专业)25200026600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65002100190095%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0///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2002年以来投入经费总计1276万元,每年投入如下:2002年190万元,2003年310万元,2004年84万元,2005年180万元,2006年362万元,2007年150万。具体来源和主要投向见下表:近五年经费主要来源高校信贷资金学校教学业务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经费日元贷款学校专项经费合计4501261304201501276近五年经费主要投向仪器设备费803.8仪器设备维修及运行费21.5实验教学业务费126.7实验室改造费150.0本科生研究创新费10.6实验教学及教材改革研究费30.2生物学野外实习费42.2骨干教师培训费12.4生物图书资料24.6高层次人才引进费54.0-39-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近五年主要教学成果:中心实验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完成多项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如下:1)承担省级和校级实验教改项目12项(详见光盘材料“近五年中心人员主要教学成果”(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1)2)主编出版实验教材10本(详见本表第20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多篇;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4)省级精品课程2门。(详见本表第31-33页“教学成果与获奖”)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1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他科技成果奖1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详见光盘材料“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2)-39-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卢龙斗男1954.01博士主任教授遗传学4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与课程建设是2李卫国男1963.06博士副主任教授神经生物学4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与课程建设是3张红绪男1955.11学士副主任教授生理学4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与课程建设是4杨献光男1980.07硕士秘书助教细胞生物学2教学管理、实验教学是5周延清男1963.04博士室主任教授遗传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6王太霞女1964.05博士室主任教授植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野外实习是7马剑敏男1964.09博士室主任教授生态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8王林嵩女1957.11硕士室主任教授生化与分子生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9聂国兴男1971.03博士室主任教授水产养殖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0牛瑶男1963.04博士室主任教授动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野外实习是11梁卫红女1968.08博士室主任教授细胞生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2李芬女1972.09博士室主任教授细胞生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3李明军男1962.12博士室主任教授植物生理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4宁黔冀女1964.10博士室主任教授动物生理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5刘国生男1966.05博士室主任教授微生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是16杨清香女1966.11博士教授微生物学4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否微生物室17牛红星男1962.10博士教授动物学4实验教学与野外实习否动物学室中心成员简表-39- (续前页)18赵晓进男1957.08博士教授生物工程4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否生物技术室19刘萍女1958.02硕士教授植物学4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是20杜启艳女1964.05硕士副教授遗传学4实验教学否遗传室21张文学男1957.03硕士副教授发育生物学4实验教学否组胚室22翟心慧女1963.03硕士副教授生理学4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是23杨太有男1963.12硕士副教授水产学基础4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否水产学室24邓传良男1975.12博士讲师遗传学2实验教学否遗传室25赵喜亭女1971.07博士讲师植物学2实验教学是26宇文延清男1970.12硕士讲师动物学4实验教学否动物学室27张建新男1974.02硕士讲师微生物学4实验教学否微生物室28马克学男1972.05硕士讲师细胞生物学4实验教学否细胞室29王俊丽女1971.01硕士讲师生物工程4实验教学是30师学珍女1974.01硕士讲师植物学4实验教学否植物学室31李莉女1979.10硕士讲师免疫学4实验教学是32丁义峰男1977.08硕士助教植物学2实验教学否植物学室33石长应男1977.12硕士助教动物学3实验教学、野外实习否动物学室34吕艳杰女1978.12硕士助教生理学2实验教学是35唐超智男1980.08硕士助教人体解剖与组胚学2实验教学是36施军琼女1977.07硕士助教生化与分子生物学3实验教学是37王海磊男1978.08硕士助教微生物学3实验教学否微生物室38张昊女1979.03硕士助教微生物学2实验教学是39朱命炜男1957.01学士高级实验师生物技术4实验技术、实验教学是-39- (续前页)40王琳女1957.10学士高级实验师生物化学4实验技术是41李学梅女1963.03学士高级实验师微生物学4实验技术是42刘亚丽女1954.08学士高级实验师植物学4实验技术是43路淑霞女1958.01学士高级实验师遗传学4实验技术是44姬生栋男1963.05硕士高级实验师细胞生物学4实验技术是45侯瑛女1963.07硕士实验师生理学4实验技术是46王坤英女1963.02硕士实验师人体解剖与组胚学4实验技术是47李爱景女1966.08硕士实验师动物学4实验技术是48于广丽女1967.10硕士实验师水产养殖学4实验技术是49石灵女1959.05学士实验师水生生物学4实验技术是50杨相甫男1963.04学士实验师植物学4实验技术是-39- 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学校专门制定了《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及《河南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条例》等有关实验教学的文件和政策,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拟定了发展规划,理清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实验教学理念与规划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满足国家对生命科学与技术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中心”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生物学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中心”成立伊始,即根据面向21世纪新课程体系改革“厚基础、宽口径、高起点”的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按教学层次划分实验模块、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的思路。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实验课教学内容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并独立设置实验课程,从根本上摆脱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通过将原有课程的实验内容统筹安排,按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四个层次设置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各实验课程中注意将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与研究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开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逐步提高综合性与研究性实验的比例。此外,还注意在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实验内容与应用有机地结合。在课时安排上,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得到明显的增加,实验学时占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一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39-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中心”自建设以来,主要承担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水产养殖3个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以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了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化学、环境工程专业,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教育科学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新联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及全校的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任务(承担的各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年见下表)。学科、专业名称学生数/年学科、专业名称学生数/年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720教育科学学院公共事务管理80生物技术360心理学80水产养殖160教育学120成人教育学院生物科学120化学与环境学院化学120生物技术60环境工程90水产养殖30体育学院体育教育80新联学院生物技术150运动训练80校公修课生命科学基础约600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80-39-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1)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我院动物学和植物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全面带动了我院的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与全面发展。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实验内容的类同性、仪器的通用性、手段的相关性,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原有的附属于理论课的26门实验课整合为7门独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组(见下表)。整合后实验课名称整合前实验课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实验细胞学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微摄影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形态学实验、植物系统分类学实验、生态学(植物部分)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生态学(动物部分)实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实验、鱼类学实验、鱼类生态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神经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基础部分)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生化大实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分子部分)实验、生物信息学实验水产与营养饲料学实验鱼病学实验、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水生生物学实验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有: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整合后的7门实验课程组又分为39个实验模块(见下表)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实验模块1、细胞形态结构观察与各种显微镜技术模块2、细胞化学技术与免疫荧光染色-39- 模块3、生物组织制片技术模块4、显微摄影与暗房技术模块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植物生物学实验模块1、植物形态解剖技术模块2、植物系统与分类方法、标本制作技术模块3、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模块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模块5、植物生态学研究方法模块6、植物学野外综合考察动物生物学实验模块1、动物解剖及形态结构观察模块2、动物系统与分类方法、标本制作技术模块3、动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模块4、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模块5、鱼类生物学实验技术模块6、动物生态学研究方法模块7、动物学野外综合考察模块8、人体解剖学实验模块9、人体生理学实验模块10、组织胚胎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模块1、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模块2、微生物的观察与鉴定模块3、消毒与灭菌效果的测定模块4、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模块5、基础免疫学研究技术生物化学实验模块1、糖实验技术模块2、酶学实验技术模块3、蛋白质实验技术模块4、核酸实验技术模块5、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39-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1、经典遗传学实验模块2、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3、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4、分子免疫学实验技术模块5、生物信息学方法水产与营养饲料学实验模块1、鱼病诊断技术模块2、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模块3、水生生物学实验技术*各模块实验项目详见光盘材料“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3)。该实验课程体系完整、设计合理,既突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核心技术,又强调基础实验,保证实验质量;实验课程体现综合化,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该课程体系新颖,改革力度大,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生命科学的实验技术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增强创新意识,为他们今后在生物学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的、科学系统的、学研结合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基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内容在设计方面注重了能力发展的渐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通过多层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在编排实验项目时,本着从易到难,由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再到设计性实验的原则,直至融合成为三位一体的大实验,使技术性、综合性、探索创新性的实验融合在一起,力求培养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性实验:-39- 首先是基本操作训练,通过典型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实验技术、仪器的基本操作,加强对实验理论的理解,树立严谨的科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化等。既注重基础性,又重视先进性,使教学内容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并将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的内容中去。综合性实验:在掌握了基本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之后,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对科学的兴趣。这类实验内容丰富、连续性强、难度较大。课程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主要以目前研究的比较透彻且仍不断有研究进展的研究项目开展实验,将相关实验技术融合在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具体实验中,使这些选定的实验项目串联成一个大实验。通过实验材料传递的方法,也就是上一次实验的结果,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这样实验内容将变成一系列前后关联的有机整体。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大量相关的研究文献,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实验设计能力。设计性实验:在前两个层次实验基础之上,按照知识综合、技能综合与思维综合的原则,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题,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综合设计实验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单纯依赖实验讲义做实验的现象,使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综上所述,该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现了“五大结合”的特色:①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低年级的基础课阶段,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对应;在高年级,实验课程与数门理论课程的内容有交叉、综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②宏观与微观结合:生物学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发展上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势,开设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等宏观基础实验课程,野外实习则侧重综合性科研训练。开设细胞与显微技术学、遗传学等细胞水平的实验,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等分子水平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形成了宏观与微观并重的实验教学特色;③经典与现代结合:“中心”的实验教学内容覆盖了生命科学主要领域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不仅有经典的、基本的实验技术与方法,还有现代生命科学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中心”教师通过教学研究,不断将科研中新的实验技术转化为学生实验;④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结合:以科学研究的思路为线索,设计系列教学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体验科研的过程。⑤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各实验课程安排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基础性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学习研究方法;综合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线索安排内容;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实验课程体系之外,学校设有本科生科研基金(详见光盘材料“-39-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统计表”(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5),学生可以组成科研小组申请科研项目或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在科研实践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验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把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到基础课学习阶段。(2)实验课程名称“中心”原开设实验课程为26门,现整合为7门课程组,具体为: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水产与营养饲料学实验。(3)实验项目名称详见光盘材料“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3)。(4)实验课程与综合性、探索与设计型实验所占的比例目前,“中心”所承担的教学实验项目为310项,其中综合性实验为63项,探索与设计性实验57项;综合性、探索与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超过实验总数的42%(详见光盘材料“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3)。(5)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相应地向前发展,生物技术的出现对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农业、环境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为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契机。面向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生物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中心”调整部分实验内容,体现学、研、产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对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自主性的实验设计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具体以三方面实验为例说明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情况。①生物学野外实习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情况生物学野外实习是将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进行动物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学习,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勇气和兴趣,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39- 首先,生物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上所学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比如在野外对不同植物类群的认识,要比课堂上呆板的讲授生动形象的多,学生易于掌握与记忆。学生在野外通过自己艰辛的考察,了解各种植物群落类型的组成、特征以及分布规律,从而加深了学生们对植物分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对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学生们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通过动植物标本制作和动植物小专题的完成,不仅可以巩固已学过的植物学、动物学知识,而且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小型野外专题研究。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而且还让学生学习了科研方法。其次,生物学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它不单单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人的品质与毅力的考验。野外实习的场所往往是人烟比较稀少的山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与互相谦让,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严格遵守老师们定下的各项纪律。通过野外实习更增进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谊与了解。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是学生们亲身经历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其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②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分析天然产物对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抗肿瘤药物对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进行分析。主要实验过程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药物,定时取样测定细胞密度,绘制出细胞的生长速率曲线。将药物处理组细胞的生长曲线与正常对照细胞的生长曲线进行对比,便可得知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可检测所用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受到药物作用的细胞很多会通过细胞凋亡方式被杀死,而细胞凋亡是否出现以及凋亡细胞的比例,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这些系列实验技术的掌握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或研究药物开发打下了必要的基础。③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我国特有的道地中药材进行脱毒快繁“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是我国特有的道地中药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进行脱毒快繁、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四大怀药”的脱毒快繁技术研究是“中心”老师承担的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师将已经完成的“怀菊花的叶片培养与植株再生”作为学生实验项目,一方面使科研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本科生实验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成立业余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其中,承担部分研究工作,如“怀地黄脱毒快繁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9- 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还需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能力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加强实验操作的理论指导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之前,教师讲解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及实验知识和实验设计方案,让学生充分明确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和应注意些什么,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实验中的“照方抓药”现象,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进程中或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开拓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总结的基本实验知识与操作技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责任心。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将打好技能基础与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开创了实验教学的新局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2)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设计按照知识综合、技能综合与思维综合的原则,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实际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实践,对他们进行综合训练。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评与讨论中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本实验室的各种条件完成自行设计实验的实施。通过这样的实践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多种教学与学习方式为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实验教学,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增进教学效果。各实验课有不同比例的观察与验证、技术与方法的学习、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等多种学习模式。实验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发现、思考、探索、培养兴趣。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39-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教学成为交互式和讨论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关键性、启发性和兴趣性的提问外,更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堂讨论鉴于大多数内容同学已经掌握,利用讨论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指导学生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新理论、新进展、新知识的讲授,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另外实验教学还采用教学录像、光盘等多媒体实物展示台,使学生获得更直观、清晰的实际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动手能力。研究式教学:一方面实验内容由科研成果转化,实验思路贴近正规的科研实验;将实验内容丰富、连续性强、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主要以目前研究的比较透彻且仍不断有研究进展的研究项目开展实验,将相关实验技术融合在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具体实验中,使这些选定的实验项目串联成一个大实验,通过实验材料传递的方法,也就是上一次实验的结果,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这样实验内容将变成一系列前后关联的有机整体,着重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安排学生专题报告,该报告活动主要由3个环节组成:(教师讲解)-实践(学生独立实验)-再理论(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得到提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是系统而全面的咨询与选题、查阅文献、研究报告的写作及制定设计方案、大会报告或书面报告。这种研究式的课程学习是一种结合课程进行的模拟科学研究,学生通过教材、期刊文献、电子文献,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广泛收集所选专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实验设计训练。课内外结合,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①根据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室实行定时开放(如周末、学期集中2~3周时间),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实验研究及探索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灵活的时间来进行实验技能训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②经常组织参观与教学内容相应的科研实验室。通过参观开阔眼界,配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③多媒体教学:有效应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电教优势。要求任课教师制作实验课程的授课课件,演示工具由黑板转变成计算机。学生通过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能够更为形象地理解和领悟实验内容和操作,同时还能吸取实验室以外的知识。④网络教学:为了方便学生课前与课后的学习,建立了教学网站,制作完成了一套与实验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并在校园网上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登录该网站学习有关知识。设立教学论坛,活跃学生的思维,利用论坛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教师通过与学生在论坛上的交流也将获得启示,并在很大程度上-39- 实现教、学相长。通过教学网提供的资料,很多同学也可以从网上补充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并扩大了知识面。⑤仿真虚拟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上,逐步实现互动式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仿真虚拟实验,将某些技术方法较难而不适合本科生开设的实验以及成本高或本实验室缺少相应的大型仪器,利用CAI课件可以仿真,动态显示其微观原理,快速模拟分析过程和图谱识别,真正做到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使目前实验中的没条件开设的实验或演示实验变成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实验。(4)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安排小班实验教学: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坚持小班(每班30人)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班实验教学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到位、师生得以充分交流。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学生亲自准备实验试剂、材料等,不仅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实验技术,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开放实验室:“中心”坚持实施实验室开放规定,时间安排在周末,在此期间允许学生继续他们在课内的实验内容;在每学期实验课结束之后集中安排2~3周时间供学生实验使用。教师则提供适合在课外开设的实验,供学生自愿选择。(5)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方案实验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对学生这方面的评价和考核与理论课的评价和考核方案完全不同,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能够更好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学生实验技能和知识的一套全新的、多元评价方案(如采用设计评价、制作标本、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按照“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实验操作+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原则,各实验课可根据各自课程特点制订相应的具体考核办法,以便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仅仅考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好坏、实验报告是否规范整洁、实验室常识、实验态度及纪律卫生、实验素质等方面。期末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侧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总之,既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又考查了学生基本操作水平,同时平时成绩也反映了学生平时对实验的态度、上课纪律、对实验的预习情况、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以及综合素质等,使考核标准既公正又客观。此外,对于在实验过程中有创新思路和方法的学生,在实验总成绩中给予加分的奖励。-39- 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实验教学除采用统编教材外,还结合我“中心”几年来的实验教学改革经验和体会,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生物学基础课系列实验教材”(见下表):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日期植物学实验指导李景原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8动物学实验指导陈广文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121世纪生物学基础课系列实验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王林嵩科学出版社2007.9遗传学实验原理和技术卢龙斗科学出版社2007.9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李芬科学出版社2007.9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刘国生科学出版社2007.9植物生理学实验刘萍科学出版社2007.9植物学实验指导李景原科学出版社2007.9免疫学实验张文学科学出版社2007.9动物学实验指导陈广文科学出版社2007.9-39- 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1)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学校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以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建设了一支专职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①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实验教学队伍,注重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②鼓励高水平教师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实验项目,聘任他们直接承担实验教学任务。③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术水平与教学质量。④“中心”出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培训,使教师能开阔眼界,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⑤“中心”制订了实验教学人员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3)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效果与特色根据学校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学院及“中心”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实验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等,目前已形成了由学术带头人、主讲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实验教学研究与建设,对实验教学统筹与规划,以实验课程为核心,集中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中心”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组织课程建设等多种形式支持实验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逐渐形成高水平教师作为实验课程负责人的格局,这种形式有利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迅速成长。五年来共有6名实验技术人员被评为高级实验师。-39- 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的高效运行,“中心”按照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实行了岗位聘任制,聘任了多位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理论课教师作为专职或兼职的实验课程负责人、实验教师以实验项目聘任、实验技术人员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1)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学风严谨、爱岗敬业的、兼职流动与专职人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占5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9人,占83%。(2)积极组织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验教学研讨会、参加国内外有关的培训活动。①经常聘请校内外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相关学科专家授课,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②定期研讨实验教学情况,制定创新性实验的方案。③鼓励青年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攻读学位,或通过在职学习取得学位。④鼓励与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新技术培训学习班等。⑤加强校际交流每年约有10人次前往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心”在实验室改造、实验内容与方法更新、仪器设备使用、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3)完善学生评教及教学效果研究通过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及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39- 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一、教风遵循“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的优良教风,“中心”在《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关于加强教风建设的要求,制订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教风及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建立了网上评课、评教系统,采用分层把关、分级考核的办法进行,使“中心”的教风及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更加趋于合理与完善。按照“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要求,要求教师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加强实验教学的督导与检查,新教师培养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制,规范了教风、强化了学风,有力地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二、教师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情况“中心”不但要求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参与实验教学改革;还鼓励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教学队伍教研情况:近五年来共承担省级和校级实验教改项目1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余项,发表实验教改论文40余篇。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新实验项目的开发,实验课学习结果的评价改革等。教学队伍科研情况: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它科技成果奖1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教学队伍技术状况:“中心”教师掌握现代生命科学最先进的研究技术手段与方法,并将这些技术与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教师承担的教改和科研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获得的奖励详见光盘材料“中心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1和10476_3_g_2)。-39- 4.体制与管理4-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1、“中心”为独立的教学实体,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主要服务于全校生物类与非生物类本科生教学及研究生的实验基础教学,培养适合新世纪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具有丰富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热爱实验教学工作的教授任中心主任,配备两名副主任和一名秘书,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3、“中心”以“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组织体系(由各教学实验室组成)和管理与保障体系(由办公室、供应室和仪器室)进行内部管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及各教学实验室主任组成,负责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实验室的设置与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等事项;各实验室具体负责实验教学任务;管理与保障部门负责实验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的供应等。4、“中心”实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教学人员、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教学经费由中心统一管理与调配,并统筹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5、建立了实验教学动态监控与查询系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制度。4-2.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1、网络实验教学资源“中心”已建立网页(http://lab.htu.cn/biology/),内容包括:“中心”概况、相关规章制度、实验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件及实验教学信息;还可链接到各个教学实验室,查阅各实验室的教学安排,以及网上互动教学,资料链接等,建立了丰富的数字化自主学习资源。2、信息管理平台“中心”建立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对实验教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网上预约实验室与仪器的服务;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人员可进行有关的数据管理。-39- 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1、开放运行情况各教学实验室按要求实行定时开放,或根据实验室承担教学任务量,来安排具体的开放时间,并在网上予以公布。2、管理制度“中心”在学校的有关政策与制度的指导下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实行了聘任制、建立和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对教学、科研、教研、实验室开放情况等列入考核指标。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按“中心”制定的管理办法执行,详见“规章制度”。3、考评办法“中心”制订有专门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上评教等办法对实验课程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分级考核。4、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和任课教师,“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总结,以促进实验教学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改进。5、运行经费保障“中心”的运行经费与实验教学经费来自于教学事业费,在学院设专款管理;经费能够保证开出实验教学计划中的综合性、高层次学科前沿的实验、设计性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高效运转,每年的实验教学任务在278600人时以上。-39- 5.设备与环境5-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学校与学院多方筹集经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主要经费来自于省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校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中心”根据生命学科的发展特点,在购置仪器设备时充分考虑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起点高与设备利用率高并重,面向本科基础实验教学服务。5年来利用高等教育信贷资金、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日元贷款项目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经费共投入经费803.8万元用于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现有实验仪器设备2100多件,价值19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50多件。近5年,仪器设备更新率达60%,实验仪器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中心每次仪器设备购置均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进行。多方调研写出申购报告---组织实验教师及专家论证---学校组织政府采购,通过多层把关,确保了实验仪器配置合理、质高价优、耐用适用。本着加大共享力度,扩大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的指导思想,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使中心的每间教学实验室每个学期都开设实验课程;综合实验室的仪器通过专人管理,预约使用,全院共享,高效利用,方便了师生。有关仪器设备配置的具体信息详见光盘材料“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目录(部分)”(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4)。5-2.维护与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措施,维护维修经费保障等)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中心”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具体措施有:①强化管理意识,制定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见光盘中的“规章制度”),加强实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和管理人员责任心教育;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并负责指导与培训使用者;②加强常用仪器、大型仪器的日常维护与检测,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仪器的详细使用记录;③中心设有仪器维修室,有专人负责仪器的维修,做好维修纪录。学院每年列出专项仪器设备维护费用,供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39- 5-3.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安全、环保等)“中心”现有教学使用面积近6500平方米,在每个教学实验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制度保证教学场所的环境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工作条例》、《实验室卫生工作制度》,并张贴在明显位置。实验台、水电、通风等设施由专业公司负责设计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安装了紧急喷淋设施与洗眼器,以应对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并安装了自动报警系统,以避免火灾的发生。定期检查各实验室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求对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针对日益严重的实验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严格的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和实验动物尸体及器官处理办法,以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心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制度的学习、请消防支队及学校保卫处有关专家开展消防培训,中心要求教师在学生实验中经常提醒学生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实验安全意识与正确的行为习惯。-39- 6.特色6-1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依据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由中心统一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特点,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分层次、分模块教学,将原有的实验课程整合为7门实验课程组及39个模块,特别是增设了实验动物学实验模块。在层次设置上,涵盖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模块上,包括了生物学的各个学科,使学生在多个层面上得到全面的培养。在河南省的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信阳鸡公山、洛阳白云山和济源太行山,建立了动、植物学和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开展了动植物分类、分布规律和生物多样性等系统的野外教学内容,在野外实习内容上做到精心安排,使学生认识到实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动、植物辨认,而是要通过组成实验小组,设立小型的研究课题。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特点,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原阳渔业公司、鹤壁盘石头水库、焦作清天河水库建立了多个生产实习基地,保证了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还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华兰生物工程公司、新乡刘庄新星制药厂等企业设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详细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在实验室的规划上,将学科类实验室与功能性实验室有机结合,提高了实验室空间、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了学生实验的质量和实验效率,同时有助于实验室的管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以及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建设。6-2实验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创新性强随着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不断引入新的实验,依托学院的重点学科,利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科研工作中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造和调整,使之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更新了实验教学,同时将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在确定新的实验内容时,高度重视创新性强、对学生启发性大的实验。对一些经典的仍有必要保留的实验也设法改进,使其具有创新性的特点。6-3引入学、研结合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高年级学生的实验中,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应用开发项目,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出一些应用相关的实验内容,为学生今后参加生物产品的研发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思维创新的能力。-39- 6-4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实验教学利用设在我院的生物标本馆,直接让学生参与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利用我院的猕猴饲养场,让学生直接参加教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学习科研方法。6-5学科带头人参与实验教学指导,教学成果突出近五年来,高水平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①2005年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04年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余项;②2004年两门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荣获河南省精品课程;③出版系列实验教材一套;④承担省级和校级实验教改项目12项;⑤发表了高质量的实验教改论文40余篇。(详见本表32-33页)6-6辐射面大“中心”除承担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新联学院以及全校选修课生命科学基础的实验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开设高级实验课程。这些工作在国内同类高校中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服务于中学生物学教学,承担了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任务。充分发挥生物标本馆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作用,每年接待数千中小学生到馆参观,该馆已被授予河南省中小学科普示范基地。在我省的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动、植物学和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开展了动植物分类、分布规律和生物多样性等系统的野外教学内容,编写了野外实习指导材料,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在国内具有影响的野外实习教学体系,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多家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保证了生物技术专业与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39-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7-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1)学生学习效果“中心”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全面地检验了我院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普遍欢迎与好评。①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内容精练,通过多层次的实验将生命科学中基本的、前沿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展现给学生,做到精而不漏;其二是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实现宏观与微观、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学生们通过系统训练,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基础和提高相结合,实验安排和实验操作都是由浅入深,实验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其四是突出实验内容及方法的创新性。②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减少了以前内容陈旧、方法简单、效果差的经典实验,删除了一些重复和陈旧的实验,增加了大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③通过系统化的多种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练实验操作及大型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的使用,进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充满信心,增强了本科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进一步深造的本科生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④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除巩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外,还注意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技巧等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并要求学生将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论证,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演讲与写作、交际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⑤实验从试剂的配制开始,每一步骤都要求学生亲历亲为,没有逃避的可能,因为一天的实验,甚至几周、一个多月的实验都是连贯的整体,相互衔接,一环套一环,每一个步骤的成败都直接影响后面的实验结果,这充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科学素养。让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了勤于动脑、认真思考、追求创新的高素质人才。⑥实验教学改革,使得-39- 实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实验设计思路明显开阔。近5年来,我院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和全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比例逐年增高,2002年33.5%,2003年47.2%,2004年52.4%,2005年49.3%,2006年44.6%,2007年49.6%。对考取研究生同学的反馈调查信息表明,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是“诚信质朴、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此外,许多在校大学生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通过申请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详见光盘材料“大学生科研项目统计”(PDF文档.文件名:10476_3_g_5)),开展科研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见下表):第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作者名单获奖者获奖项目三等奖戴向辰、陈 述、李长青、孙 健、董勇朝小脚趾复趾甲现象的遗传方式和不同民族间分布差异的研究吴刘成、刘 江、栾俊文、黄广涛、张金金、李敏敬多种因子对库拉索芦荟快速繁殖的影响毛芸、靳娜娜、曾英俊、杜 梅《楚辞》中动物古汉名训诂鼓励奖闫 敏、吕晓慧中药怀牛膝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曾旭东、苏琳婧、王会珍、张永娟玉米秸秆的降解研究及进展陈 哲、赵 琳、陈 晓KM、BALB/c、和ICR小鼠下颌骨形态变量的初步探讨第五十五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四等奖郑嵩岳(名次第二)杵状拇指是否跟遗传有关2005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郑嵩岳(名次第二)杵状拇指是否跟遗传有关论文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出版期刊陈 哲、赵 琳、陈 晓KM、BALB/c、和ICR小鼠下颌骨形态变量的初步探讨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12王敏、朱怀梅、苏琳婧、杨金凤、刘晓雪野生大豆耐盐性材料初步筛选河南农业科学,2005.9李书芬、孙富丛、肖理慧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应答的转录因子及调控机制西北植物学报,2006,26(6):1295-1300田苗苗、苑保军、申远反义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河南农业科学,2006,(3):5-8王峥、车淑红、李小娟、王丽、魏小辉、宋雅娟、秦丽、王清华、王林嵩油菜中过氧化物酶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余燕、王艳梅、卢全伟河南省两种菊头蝠的核型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9- 34(4):739-72-39- (2)教学成果与获奖近5年来,“中心”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余项,发表实验教改论文40余篇。1、“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型教师培养方案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张顺利等),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200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河南省第九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并被推荐参评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3、“植物生理学”课程被评为200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4、“面向21世纪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张红绪等),获200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一等奖。5、“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模式及其教学建议”(张顺利等),获2002年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实验动物学教学与实践探讨”(赵晓进等),获200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一等奖。7、“面向21世纪生物科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张顺利等),获200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8、“面向21世纪生物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陈广文等),获200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9、“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陈广文等),获200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10、“遗传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卢龙斗等),获200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11、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获200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12、关于规范实验室管理的一点体会。刘亚丽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2,(2):88.13、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张顺利,张红绪。生物学杂志,2002,19(4):41-42.14、提取与分离叶绿体色素及其荧光现象观察实验结果的改进。刘亚丽,靳萍,陈明霞。实验室科学,2003,(3):21-23.-39- 15、高师生物系解剖学教学的困难及对策。张文学。解剖学研究,2003,25(1):73-74.16、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评估方法初探。刘清兰,王坤英。实验室科学,2004,(4):84-85.17、生物化学实验经验一点谈。王琳,王林嵩,丘宗波。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7(2):84-85.18、21世纪生物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一)。陈广文,张红绪,张顺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1):16-22.19、教学实验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刘亚丽、赵喜亭。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50220、高师院校生物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李卫国,卢龙斗。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967-968,978.21、对高等师范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李学梅。实验室科学,2006,25(7):967-968.7-2.辐射作用“中心”建设以来,通过到重点大学参观学习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与省内高校相互交流,我们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验教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验教学设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也处于先进水平,到我院讲学与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都对我们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一致给予好评。国内和省内的许多院校,如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180多人到我“中心”参观实验室建设。2007年4月全国28所省属师范院校的院长、教学副院长约60余人就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到中心进行交流。中心主任还多次应邀到兄弟院校介绍我们中心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案、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对于“中心”的实验室建设成就,我们也通过参加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实验教学研讨会,介绍我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39- 8.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8-1.自我评价“中心”自成立以来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更新了实验教学设备、获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放实验室的高效运行等。归纳如下:1、积极探索体制与机制创新之路依托“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基础教学与科研训练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中心”建立了科学的、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制定了符合实验教学的职称评审和考核政策,“中心”人员实行聘任制,充分调动了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2、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成效显著“中心”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他们在“中心”建设、实验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实验教学实践、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对实验室的发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队伍建设措施有力“中心”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已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以实验中心主任为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实验教师为主体、实验技术人员为保障的实验教学队伍。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活动与教学交流活动。高水平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在教学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4、实验教学观念新、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突出“中心”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结合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我院的科研优势,大幅度地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取得了突破。最终创建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和基础实验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39- 。课程建设成果突出,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多项教学成果奖。5、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全面地检验了这套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明显。如: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中将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实验技术分层次地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较全面地覆盖了生命科学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实用性非常强。近年来,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并稳定在50%左右,中国科学院和许多全国重点高校对我院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6、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措施合理“中心”的实验教学条件先进,实验仪器配置合理、性价比高,适用性强,数量充足,使用效率高,保证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8-2.实验教学中心今后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中心”自建设以来,尽管在实验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实验室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先进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跟不上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将根据“中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1)进一步扩建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借鉴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类)建设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调整实验室的布局结构,完善实验室的功能设施,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增加先进的大型仪器及部分常规仪器的套数,以提高实验效率和满足随实验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实验内容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更好的运行机制,细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以使实验中心能在实验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将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加生命科学与技术中的前沿实验,扩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比例;-39- 同时提供更多的自选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订方案、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河南省精品课程;进一步加强野外实习平台的建设,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更好地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师是承担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体,“中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增加高学历人员、青年教师的比例等,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开拓意识的创新团队。此外,将进一步为实验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实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以激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4)进一步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实验教学中,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互动式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以及仿真虚拟实验,真正做到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相整合。(5)进一步增强我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服务和辐射作用“中心”将继续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一方面继续为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新联学院等开设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扩大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中心”的校内服务作用。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我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加大“中心”在国内同类高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39- 9.各部门意见学校意见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及专家经认真评审,认为该中心教育理念先进,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得当,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合理,仪器设备配置精良,安全环境规范,管理体制符合要求,运行机制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有鲜明的特色,符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条件,同意推荐。在中心今后的建设中学校将予以更大的支持。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3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