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

ID:1524989

大小:42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2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_第1页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_第2页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_第3页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_第4页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设计方案一、编制依据(1)《XX隧道设计图》;(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道社);(7)《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铁道社);(8)《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9)《XX隧道斜井进洞方案

2、》;(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11)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12)客专施隧参;(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4)我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工法成果和多年积累的长大隧道工程施工经验;(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87号)(16)《中

3、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9号)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隧道位于新建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位于XX市XX区境内。隧道起讫里程为DKXXX+XXX~DKXXX+XXX,隧道全长XXXm,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358m,最小埋深约10m。地面高程1180~730m,洞身地形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70°之间,相对高差150~450m。河流曲折,支沟发育。20隧道斜井长228m,与正洞相交于DKXXX+XXX,距离进口7400m,距离出口221m,斜井平面投影呈折线型,与隧道左线夹角53°38′15″。斜井口地

4、面高程为882.9297m。井口底标高为880.6497m,高差2.28m,设计坡度1.0%。斜井口位于陈仓区庵坪沟内。斜井内Ⅲ级围岩16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18m,Ⅲ级围岩占70.2%,Ⅳ、Ⅴ级围岩占29.8%。Ⅲ、Ⅳ、Ⅴ级围岩按台阶法施工。隧道斜井中线与正洞左线线路中线小里程方向平面夹角为53°38′15″,斜井全长228m,斜井坡度1.0%。斜井交叉口10m范围内采用斜井Ⅳ级围岩模筑衬砌支护,采用台阶法开挖;正洞Ⅲ级围岩采用Ⅳ级围岩Ⅳb型衬砌支护,钢架间距1m,采用三台阶法开挖。斜井进入主洞处设计图纸为

5、Ⅲ级围岩,但根据设计院给出的支护参数为Ⅳb。主洞Ⅳb围岩每米支护参数:架设I18型钢拱架,间距1m/榀,打设拱部3.5m中空锚杆12根、边墙砂浆锚杆3.5m共7根,挂纵环向φ6.5钢筋网,网片间距20cm×20cm,喷射C25砼厚25cm。2.2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隧道地层涉及主要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黏黄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卵石土,洪积卵石土,坡积黏质黄土、细角砾土,燕山期花岗岩。(2)地质构造隧道通过区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区内断裂构造活动频繁。前印支期以区域性褶皱和韧性变形为特征,

6、印支期在强烈的区域右行扭动应力作用下,形成规模较大的弧形构造带。隧道进口端通过一小断层带宽度约80~140m,断层带走向为NE向,断层倾北,倾角约75°~88°,断层带物质主要为断层角砾,断层在DKXXX+XXX~DKXXX+XXX段与隧道大角度斜交通过,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2.3水文特征隧道区地表水较发育,隧道洞身上部除进口沟谷外,其余沟谷内均常年有水。沟谷中地表水基本为土石分界面出露的泉水和沿途基岩裂隙中渗出的地下水,该隧道区地下水较发育。泉流量一般不大,多小于0.31/s,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

7、Na和SO4·HCO3-Ca·Mg型水。20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0g/l。2.4不良地质斜井转正洞地段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无不良地质。三、工程重难点分析四、表3-1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表序号工程重、难点拟采取的措施和对策1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区内断裂结构活动频繁)1、运用地质雷达、超前地质水平钻孔等先进技术设备,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地质分析工作,保证施工安全及人员的生命安全,作好隧道施工排水及通风工作。2、严格依照新奥法成洞原理,

8、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及三台阶临时横撑法施工。3、隧道穿越特殊地质段落,严格按照设计支护形式组织施工,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确保支护稳定。2洞内排水困难1、编制专项排水设计方案;2、严格按照排水设计方案进行洞内排水设施安装布置,按方案备用排水设备;3、设置专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