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ID:15240224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1页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2页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3页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4页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起源于唐末、发展于宋元,历经千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之瑰宝。书院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其独特的教育特质及人文情怀对现代教育亦提供诸多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书院制度;教育特质;现代教育;启示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史,有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历代之中,最有活力的教育都是书院类型的私学,而这些私学当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往往因受到政府的认可和资助而转化成官学,而一旦成为官学之后,便往往失之了她的活力,最后趋于衰落,被其它新兴

2、的私学取代其地位。最为典型的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书院的发展。书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综合型、多层面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是集教育、教学和研究于一身的教育机构,兼具有修书、编书、藏书、传书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书院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私学教育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无论是从书院发展起源的角度,还是从它的思想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它独立、自主、开放、创新等诸多可贵的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

3、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一道举足轻重而又幽雅独特的风景。它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的特点,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讨书院制度的发展及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鉴古知今,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书院的兴起与发展    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年代,其性质有官办和私学两种,但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到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唐朝“安史之乱”8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弛,急需诸如书院之类的私学来满足文人墨客治学求学之需。书院的产生还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密切关系,唐代援佛

4、入儒,推行儒释道三教并举,儒教徒每就山林名胜之地,建立禅林,作为修道讲习之所。于是一些硕学鸿儒纷纷效仿,向往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建立碑林,此后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成为了书院的早期雏形。  书院真正兴起是在宋朝。当时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论从精力上还是财力上,国家都无暇顾及办学,因此,文化传承的重任便无可选择的落在书院这种私人讲学性质极强的教育组织之上,也因此使书院制度得以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兴盛于全国。书院制度兴盛于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统治者开明的文教政策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北宋初年的统治者十分注意民力发展教育事业,

5、并通过题写匾额、赠送书籍及赐予学田等手段将书院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北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惟一一个没有因为政治的原因(政见的分歧)而屠杀知识分子的朝廷,大约也由于这一点,它才得以达到自己在中国封建文化史上的“巅峰地位”。 元明清时书院教育继续发展,著名的书院不断涌现,但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官府对书院加强思想钳制失去生气而变为官学,直至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而退出历史舞台。 从唐宋至明清,几经波折的书院教育在每个朝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杀,但这只是书院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实质上书院的含义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明的个性和姿态,

6、蕴含着倡导独立、勇于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    二、书院在教学与管理上的特点    (一)、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道德教育,反对追逐名利。  唐宋以来,官学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把教育和科举取士结合起来。从好处来说,这种教育能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并有利于政府的统治;然而,从坏处来说,则官学容易沦为士人追名逐利的场所,令教育趋于堕落腐化。书院教育,则往往秉承儒家的教育理想,从个人方面说,是以成就道德人格为最终目的,从社会方面说,则是进身朝政以实行推己及人的外王之道,或者在朝野上依社会良心议论朝政,令国家朝政纳于正规,人民能安

7、居乐业。理学家朱子(朱熹)曾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就是这个意思。82、教学科研相结合。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科研机构。其创建者或者主持人,多数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或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宋明之际的每个书院往往都是某一大师学术研究的基地,许多著名的学者在主持自己的书院时,都注意形成落拓不群的鲜明个性,形成独具的教学科研特色。  3、“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作为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一直重视天下一家的道德情怀及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这种观

8、点最能在书院而非官学中体现出来,因为政府为了统治上的方便,往往将思想规范化、单一化,以便于操控,每每令到学术自由受损。相反,由于书院是民间发起的,能够体现学术的自由精神。因此,在历代书院发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