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ID:15230427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_第1页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_第2页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_第3页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_第4页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0例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80例患者1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3.2%,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措施。【关键词】心脏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近年来,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普遍开展,已成为心脏疾病的重要

2、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然而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方法,对心脏及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心脏介入检查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其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即是一种少见、风险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现、处理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有效的护理是重要的方法之一。1临床资料6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共行心脏介入治疗580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7例,冠状

3、动脉内支架植入术8例,射频消融术3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9-72岁,发生率为3.2%。1.2临床表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时,患者表现出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意识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心率迅速减慢至30-40次/分,血压明显下降,甚至休克。1.3迷走神经反射的时间1例发生于穿刺股动脉及插入鞘管时,13例发生于心脏介入术后拔出动脉鞘管20分钟内,4例发生于术后1小时内、沙袋压迫穿刺点的过程中。2原因分析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

4、因素有:2.1精神因素由于患者术前对疾病知识和介入诊疗技术缺乏了解,对介入手术室环境感到陌生,致使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存在焦虑情绪。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睡眠差、心率快,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前列腺素或缓激肽释放,这些物质刺激心肺感受器,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迷走神经反射[2]。2.2拔管综合症介入治疗后动脉鞘管拔除,局部按压,导致血管牵张反射,是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3]。反射性引起心动过缓,心输出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62.3血容量改变患者手术前禁食、禁水时间过长、术中出血使血容

5、量不足,术后沙袋压迫不当造成失血,均可使血容量相对不足。拔管瞬间心率减慢,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可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2.4尿潴留一方面由于造影剂具有高渗性利尿作用,术中使用可使尿量增加,术后要求病人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另一方面术后患者需卧床12-24小时,并限制术侧肢体活动,有些患者不适应床上排尿而造成尿潴留,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刺激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3护理3.1术前护理3.1.1一般护理手术前晚要保持病室安静,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禁食时间不可过长,以3-4小

6、时为宜,特别是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术前常规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以预防患者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尿潴留,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1.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导致患者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从手术的必要性、疗效性等方面进行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术后指导等,使患者身心椒矫婢哂辛己玫挠Χ阅芰Γ杈裆系墓睦銮炕颊咝判摹?br/>3.2术中护理6介入手术室护士应热情地接待患者,并向其介绍环

7、境和设施,使之尽快适应,减少紧张感和恐惧感。股动脉穿刺过程中及成功后要注意询问患者情况,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3拔除动脉鞘管的护理由于介入治疗后动脉鞘管拔除,局部按压过度所诱发的疼痛,导致血管牵张反射,是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4]。拔管前应该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拔管压迫的时间、方式以及拔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对拔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消除其顾虑。拔管前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做好拔管前准备,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备好抢救药品(多巴胺

8、、阿托品等)及拔管用物,配合医生拔管。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于拔管周围注射2%利多卡因,拔管时动作要轻柔,不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拔出鞘管后,以左手食指、中指压迫皮肤穿刺点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防止出血。在拔管、压迫止血过程中及拔管后3小时内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