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ID:1522602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_第1页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_第2页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_第3页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_第4页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57-02  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实践及数学探索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得到解题快乐,增强求知欲,树立自信心。”笔者结合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新课标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和教师教学效率。 

2、 一、探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法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以全方位的开放为前提,强调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学习。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在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多少老师愿意花时间去实施,究其原因,除了老师的能力原因外,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高考压力大,使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根

3、本无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从而无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即是将探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二、变式教学法  所谓变式教学,即利用问题变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变式一般有过程性变式和概念性变式。过程性变式是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概念性变式是利用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揭示数学概念,进而建立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本质联系。新课

4、程理念倡导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基本技能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变。因此,变式教学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强化训练数学基本技能,培养数学思维有重要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多样化法  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的重要方法,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

5、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许多原先没法亲自动手完成的实践活动,然而生命的活性是任何模拟图像无法取代的,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化教学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把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开放式思维教学法  新课标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可以像绘画艺

6、术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参与感与创造感,得到心理的满足。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大胆假设,独立思考,放飞思维,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把一些知识或问题留给学生,给学生暂时的知识空白,让学生到课外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  五、预设教学与生成

7、教学相结合法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预设教学,忽视生成教学,不接受教案以外的东西,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活动过程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倡导生成教学,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是“先行组织者”,需帮助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师需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出相应的预设教学活动。而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数学课堂,是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师应抓住机会,鼓励学生使用独特、新颖的

8、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生成。  六、梯度教学法  在教学课堂上会遇到很多的例题和习题,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数学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题目超前、超难、超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长期如此,学生可能失去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因此,应在教学中应采取梯度教学法,例题的选配除了要有典型性、示范性、针对性外,还要控制难度,巧设角度,增设坡度。在整堂课里的题目设计有层次,新而不花,活而不乱,深而不难,实而有效,使学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学生完成一个小题,相当于上了一个台阶,完成最后一个大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