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

ID:1522110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时间为6~24个月。结果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率达96.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开窗式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该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外伤和积累性劳损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腰腿疼痛,一般好发部位为L4~5和L5~S1之椎间盘[1],具有手术指征的

2、约占10%~20%[2]。近年我院采取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36中男24例,女12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59岁,平均49岁。36例中L4~5椎间盘20例,L5~S1椎间盘8例,L4~5+L5~S1椎间盘7例,椎间盘膨出1例,椎间盘突出35例。病程最短者12d,最长者28年,平均5.8年。1.2临床表现单纯性腰痛16例,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5例,右下肢放射痛12例,双下肢放射痛10例,左下肢麻木6例,右下肢麻木8例,双下肢麻木且间歇性跛行4例。直腿抬高试验:<30°者1

3、8例,30°~60°者13例,>60°者5例。41.3影像学检查治疗前36例均经CT检查确诊。1.2手术方法全部病人均采取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手术步骤:患者侧卧位,采取连续联合阻滞麻醉。以病变间隙为中心,消毒、铺巾,作后正中直切口逐层切开,以电刀剥离椎旁肌肉至小关节处,然后用小尖刀将患部的黄韧带纵行切开,用尖嘴钳在黄韧带切开一个小孔,轻缓地牵开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用长柄刀环切突出部的纤维环后取出,将垂体钳伸入椎间隙去除残余的退化髓核组织,如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应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做充分的减压。取尽髓核后,冲洗伤口,完全止血后缝

4、合。手术操作必须细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注意止血,防止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管内注入庆大霉素80000U预防椎间隙感染,闭合伤口前,放置橡皮管引流。术后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术后2-3d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防止术后神经发生粘连。患者卧床5~7d可下床活动。2~3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2结果2.1疗效标准参照总后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遗留轻微腰腿疼痛或麻木。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仍留有腰腿痛。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42.

5、2本组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神经或血管损伤以及并发感染。术后切口甲级率100%,术后6个月-24个月评价:优30例,良4例,可2例,总有效率达94.4%。3讨论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和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患者腰椎间盘退变,故在各种诱因,如急性扭伤、慢性劳损及受凉等炎症情况下,多种化学媒质使血管对蛋白的通透性升高,在神经根内、外、膜及神经根、椎窦神经根中渗出大量炎性蛋白,导致局部缺血与电解质紊乱,刺激神经根及椎窦神经,引起神经支配区的疼痛[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软组织黏连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纠正椎间关节失稳,恢复脊柱内外平衡。的主

6、要机制是机械性的减压,通过“开窗”和抽取髓核两个过程来完成。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我们认为:开窗式髓核摘除术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大多数病人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本组36例,均经随访了6个月至24个月不等,有效率达94.4%。4术后应嘱病人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因为椎间盘突出除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外,可能还有局部组织水肿、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手术后的康复特别是骶棘肌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卧床期间应由医护人员协助每两小时行轴位翻身一次,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证腰部的筋膜、韧带、

7、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同时要充分卧床休息,下地作轻度活动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再下地行走。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避免负重,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还要根椐病人的恢复情况必要时可配合理疗等辅助治疗,以促进早日恢复。参考文献[1]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2]崔全起,姜宏,施杞.腰椎间盘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6(6):52~54.[3]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