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

ID:15215483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作者:太莲花,李成山,李艳花,金杰【摘要】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确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500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7天;治疗组给予巴曲酶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于入院第1天、2天、3天各静脉滴注1次,3次为1个疗程,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

2、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安全有效。【关键词】巴曲酶;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脑梗死进展型脑梗死占缺血性脑梗死约26%~43%[1]。本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防止病情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采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确诊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

3、诊断标准,且必须符合如下两个条件:(1)结合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诊断结果,确诊为脑梗死;(2)发病后72h内病情进行性加重,或者经临床治疗干预病情仍未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3.2~82岁,平均58.3岁;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2~81岁,平均57.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史、伴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巴曲酶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于入院第1天、2天、3天各静脉滴注1次,3次为1个疗程,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天。对照组

4、:低分子肝素钠2500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天。两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静滴,连用14天,血栓通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均酌情给予控制脑水肿、控制血糖、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防治感染等对症处理。6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各评分1次。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分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可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

5、评分减少46%~90%,部分生活自理;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显著进步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注:与对

6、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3讨论6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加重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主要机制是血栓扩展或新血栓形成。进展型脑梗死临床常见,常规处理往往不能阻断其进展,不仅导致患者病损程度加重,还常导致患者满意率下降。进展的原因包括脑部和全身两大因素。脑部因素包括血栓进展、脑水肿、再灌注损伤等,全身因素包括高血糖、医源性因素等。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增多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4],其升高不仅可以引起血黏度增高,而且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过程中起桥梁作用,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缺血区内各种神经元及胶

7、质细胞、内皮细胞均坏死。脑血管再通会导致自由基过度形成及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代谢影响,更加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死亡[5]。6巴曲酶是一种强力单成分溶栓剂,主要成分去纤酶可直接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A链,可诱导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使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而起溶栓作用;并且能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率及沉降,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