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

ID:15208628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_第1页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_第2页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_第3页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_第4页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经》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内经;因时制宜;治疗;养生[摘要]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或治疗疾病的措施。其理论体系在《内经》时代就已形成,这一理论强调时间因素在养生与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内经》原著与后世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对《内经》中因季节、昼夜变化进行治疗、养生的理论及其具体运用进行论述。[关键词]内经;因时制宜;治疗;养生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或治疗疾病的措施,是中医理论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部分,其理论体系在《内经》时代就已形成。《内经》

2、中论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十分重视人体生命的时间属性,主张应“因天时而调血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强调时间因素在养生与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告诫医者,“谨侯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灵枢・卫气行》)。本文在此仅就《内经》中因季节、昼夜变化进行治疗、养生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进行简要论述。91因季节变化制宜1.1因季节变化制宜的理论根据春夏秋冬的交替,寒热温凉气候的更迭,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

3、,使人体阴阳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素问・厥论》所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脉象应四时也有不同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五脏之气的盛衰亦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且“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素问・水热穴论》)。均论述了五脏各有所主之时: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且于所主

4、之季功能旺盛。四季变化还会导致人体经气所处位置的不同,例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春气在经脉……冬气在骨髓中”,即人体经气春夏位置浅表,秋冬位置较深。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同样受四时变化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冬善病痹厥”。说明四时变化影响着疾病的发生,而使疾病表现出季节多发性和时令流行性。《素问・脏气法时论》还论述了五脏疾病在不同季节中的病情变化。9正因为四时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

5、化,故《内经》认为,“圣人治病,必知天之阴阳,四时之经纪”(《素问・五常政大论》),“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1.2因季节变化制宜的具体运用1.2.1因季节变化治疗四时寒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体阴阳的消长及疾病的病情变化,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长而易于热化,在秋冬季节则因阴长而易于寒化。为了顺应四时而防止疾病易热易寒之变,《内经》提出了“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以及“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治疗原则。主张寒凉之气主令之时,当慎用寒凉性药物;

6、温热之气主令之时,则当慎用温热性药物。当然,这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内经》中又提到“有假者反之”(同上),即气候若有反常,例如,夏当热而反寒,冬当寒而反热的情况下,则不必拘泥于此原则。后世医家既重视“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原则,又结合中医“有是证则用是药”的一贯主张,在临床治疗中十分注重四时加减用药。例如,李东垣在治疗伤食症时说:“假令夏月大热之时,伤生冷硬物,当用热药木香见丸治之,须少加三黄丸,谓天时不可伐,故加寒药以顺时令”[1],此即夏季用热药而佐以寒剂的一个实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

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9的原则,这在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指导意义,例如,阳虚之人可于春、夏季服用助阳药,借助此时人体阳气的欲盛之势而增强温阳的效果;阴虚之人则可在秋冬之时服用滋阴剂,以借助人体阴气欲旺之势而收到良好的滋阴效果。其中尤以“春夏养阳”在临床运用广泛。清代《张氏医通》中记载了夏月三伏以辛温之白芥子捣烂外搽治宿痰冷哮的方法[2],这一方法已发展为“冬病夏治”法,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证属阳气不足的病症。《内经》中还记载了许多因四季寒温施以针刺的内容。《素问・诊要经终

8、论》“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即四季经气所在部位不同,针刺也应有深浅之别。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出现“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等不良后果。《灵枢・四时气》、《灵枢・寒热病》具体论述了针刺应根据四时人体经气所在部位的不同而采取春夏浅刺,秋冬深刺,以使针刺“毋伐天和”。《素问・通评虚实论》还谈到“冬则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