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

ID:15203902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_第1页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_第2页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_第3页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_第4页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小于4.5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评价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明显改善,脑出血发生患者1例(6%)。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时间窗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关键词】脑梗死;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近年来,有关急性脑梗死

2、溶栓治疗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目的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脑动脉再通,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由于脑组织对缺血耐受性差,缺血几分钟即开始产生不可逆损害,故溶栓治疗的药物和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1,2]。本院于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对其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6  1.1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为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3、。共入选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61.8岁,男女性别构成比、年龄及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年龄35~75岁;(2)发病在4.5h内;(3)头颅CT检查无颅内出血或低密度影,也无早期脑梗死影像(脑沟消失),有腔隙性梗死而无症状及体征者可入选;(4)有明确神经系统受累体征;(5)NIHSS评分7~22分之间;(6)意识清楚或嗜睡;(7)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颅内出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2)有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且经治疗后未降至目标值

4、以下;(3)脑卒中发作时伴有癫痫;(4)近7天进行过动脉穿刺;(5)近14天内使用过肝素,出血时间延长者(>15s),血小板计数<100×109/L;(6)血糖<2.7mmol/L或>22.2mmol/L;(7)腹部透析或血液透析者;(8)严重肝功能障碍(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肾功能障碍(肌酐>20.0mg/L或177μmol/L);(9)合并恶性肿瘤或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者。6  1.3治疗方法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将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持续1min;再将

5、剩余的90%加入液体,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持续1h;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  1.4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90天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临床评估医师均经过NIHSS评分、BI指数培训。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rt-PA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rt-PA治疗前NIHSS评分(9.

6、8±4.55)与治疗后1天(7.2±4.84)、14天(4.33±3.33)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图1)。  2.2rt-PA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情况6rt-PA治疗前BI指数(27.33±16.35)与治疗后90天(90.67±11.20)比较,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图2)。  2.3不良反应本组患者溶栓后合并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7%),牙龈出血3例(20%),未终止溶栓治疗,予减慢滴速处理。无死亡病例。图1rt-PA溶液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P<0.05vsbefore)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几分钟内

7、,局部缺血组织中心区就开始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周边逐渐形成缺血半暗带[3]。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坏死灶不断向外蔓延扩大,占据半暗带内缘,使可逆性缺血区逐渐缩小。大量研究显示,溶栓治疗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4]。若能及时应用溶栓治疗,迅速恢复血流,可以挽救半暗带的脑组织。1996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rt-PA用于溶栓治疗,时间窗为3h[5]。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