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

ID:15201674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_第4页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中药三七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入选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睡前口服中药三七方,对照组(33例)睡前口服复方枣仁胶囊,每两周(1个疗程)随访1次,共两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与其治疗2

2、周、治疗4周比较,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积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三七方治疗失眠有效,并在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关键词】失眠症;中医药疗法;三七方8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失眠的发病率已高达10%~20%[1]。而目前

3、应用于治疗失眠的西药,大多作用强,速效,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短,用药强度高,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特别是一些药物会产生成瘾现象。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蒋健教授基于中医理论,并参考民间验方及中医文献,经过临床反复摸索与验证,提炼出治疗失眠的三七方。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我们以复方枣仁胶囊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F51.0)

4、的诊断标准[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分>7分;年龄大于18岁,小于65岁。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可能妊娠者;乙醇、咖啡、茶或药物依赖引起的失眠。试验中止标准:发现不符合试验方案者;不愿继续进行治疗者;失访者;未按规定用药者;自行服用了禁用的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者。  1.2一般资料8  研究对象来自2006-09~2007-10本院门诊长期失眠并愿意参加本观察的患者。随机数字表由SPSS13.0模拟产生。共入选80例患

5、者,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11例在治疗过程符合试验中止标准而中止治疗,其中治疗组4例(不愿继续进行治疗者2例,未按规定用药2例),对照组7例(不愿继续进行治疗者3例,自行服用了禁用的药物2例,未按规定用药2例)。最终有69例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36例,男性10例,女性26例,年龄(44.92±13.46)岁,其中最小18岁,最大64岁,病程(5.19±8.69)年,其中最短1月,最长30年。对照组33例,男性5例,女性28例,年龄(46.67±10.58)岁,其中最小31岁

6、,最大63岁,病程(3.62±4.09)年,其中最短1月,最长10年。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情况、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总分、PSQI量表各因子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已服用其他安眠药的患者,经1周的洗脱期后进入。治疗组予三七方(由酸枣仁、鸡血藤、小蓟、三七组成),1剂/d,睡前30min温服,2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复方枣仁胶囊睡前口服0.4g,疗程同治疗组。合并

7、用药规定:不合并其它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任何引起失眠和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  2.2观察项目与疗效评价指标8  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3];②嗜睡、口干、头晕等副作用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28天进行评定。  2.3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以±s表示,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采用配对及成组t检验。  3结果  3.1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4周的PSQI总分比较  见表1。各组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PSQI量表总分都明显降低,均

8、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4周的PSQI量表总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1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PSQI总分比较(略)  3.2两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各因子积分比较  见表2。各组治疗前,与其治疗2周、治疗4周比较,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周,与其治疗4周比较,8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积分差异有统计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