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ID:15201362

大小:2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_第1页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_第2页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_第3页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_第4页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发病特征,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4例小儿HPS进行了研究。方法4例患儿诊断遵循1991年Hen-ter等代表组织细胞协会FHL研究组提出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诊断指南。均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凝血四项以及血生化检测,还做了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4例患儿均以持续发热为主诉,有肝脾肿大,可有皮肤瘀点、皮肤巩膜黄染,均无家族遗传史。骨髓象:均见嗜血细胞,主要为吞噬红细胞、血小板及碎片。血常规、血生化改变突出:尤其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不同

2、程度升高,凝血机制可有异常。EB-IgM2例阳性。肝脾B超:4例均有不同程度肝脾肿大。结论HPS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而临床表现类似的综合征,在骨髓、淋巴结、肝脾组织中可见到吞噬细胞或血小板的嗜血组织细胞。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上应早期干预,积极治疗,阻止嗜血现象,提高治愈率。【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小儿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出血等。在骨髓、淋巴结、肝脾组织中可见到吞噬红细胞或血小板的噬血组织细胞。为探讨小儿HPS发病特征,现选择2004年

3、1月~2006年1月的4例小儿HPS进行了研究。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例患儿均为我科住院患儿,诊断遵循1991年Hen-ter等代表组织细胞协会FHL研究组提出HLH的诊断指南[1]。男3例,女1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岁8个月,平均1岁1个月。1.2方法患儿均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凝血四项,肝功能、血脂、骨髓活检及血尿培养,还检查了肺炎支原体-IgM,ELISA法检测巨细胞合胞病毒(CMV)、EB病毒(EBV)、腺病毒(Adv)、风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以及肝脾B超。4例患儿家长拒绝继续治疗,自动出院。2结果2.1临床表现4例患儿入院时

4、均以持续发热为主诉,发热最长的2个月余,最短的20余天。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大,皮肤瘀点3例,皮肤巩膜黄染1例,淋巴结肿大1例,均无家族遗传史。2.2实验室检查62.2.1血常规4例患儿WBC(0.9~22)×109/L,其中<4×109/L者3例(75%),另1例随病情发展也降至正常值以下。Hb40~110g/L,其中<90g/L2例(50%),<60g/L1例(25%),<30g/L1例(25%),血小板7~260×109/L,其中<100×109/L3例(75%)。2.2.2骨髓象4例均见嗜血细胞(102~312个不等),主要为吞噬红细胞、血小

5、板及碎片,未见幼稚及原始细胞。2.2.3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6~216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2~286u/L,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为1160~2006u/L,总蛋白2例正常,2例下降,1例47.4g/L,1例45.4g/L。白蛋白29.4g/L1例,27.3g/L1例,白蛋白18g/L1例,27.4g/L1例。心肌酶1例异常,LDH162u/L,CK-MB96u/L。2.2.4血脂甘油三酯0.32~14mmol/L。其中1.68mmol/L2例(50%)。2.2.5凝血四项4例中测定PT及APTT1例升高,3例正常,TT及纤维蛋白酶原均不

6、同程度下降。2.2.6血培养、尿培养均为阴性。62.2.7部分病毒检测EB-IgM2例阳性。而巨细胞病毒、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腺病毒抗体及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2.2.8肝脾B超4例均有不同程度肝脾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腹水。2.2.9X线胸片4例均肺纹理增粗。3讨论本组4例患儿均因发热起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其中皮肤瘀点3例,与血小板减少有关,故发热、肝脾肿大是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减少(二系或三系减少),是HPS主要诊断依据之一。本组4例患儿全血细胞均减少,符合诊断标准之一。骨髓象4例均见嗜血细胞(吞噬红细胞、血小板及碎

7、片),未见病态造血,无胶原纤维化,故可除外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骨髓胶原纤维化等。4例患儿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增高,2例白蛋白、球蛋白减低,1例心肌酶增高,4例凝血功能异常,故HPS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如肝、心功能,以及凝血机制等。64例患儿有2例(50%)EB-IgM阳性,文献报道[1]小儿病例中致病微生物以EB病毒最多,EBV所致的HPS发病率高,临床重病例多,是HPS患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以上4例病例均有HPS的典型表现,但家族中无类似病例,故要建立家族性HPS的诊断则相当困难,因家族性HP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8、,常问不到家族史,给诊断增加了难度。一般认为2岁以前发病多提示家族性HPS,8岁后发病者多考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