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ID:15192682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_第1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_第2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_第3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_第4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作者:吴世健关鑫兰轲李建华【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PR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2.5μg/ml、瑞芬太尼3ng/ml;I组持续吸入浓度1%~2%异氟醚。观察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和血糖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麻醉结束后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随访24h内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与I组比较,PR组在插管后即刻(t2

2、)、手术开始时(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P<0.05);术后检测的各个时间点PR组的血糖水平都较I组低(P<0.05);PR组的恶心呕吐率(18.2%)明显低于I组(48.5%)(P<0.01);PR组在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上比I组短(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较异氟醚麻醉在老年患者LC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胆囊腹腔镜手术;老年人8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为6.96%〔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是广泛应用的术式。由于麻醉、手术操作及

3、人工气腹等因素造成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较高〔2〕。本研究观察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LC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后恢复和PONV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66例择期行LC的老年患者,男21例,女45例,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表法将病人分为2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组(PR组)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组(I组),每组33例。患者纳入标准为手术前身体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

4、于手术前4~6h常规禁食、禁饮。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CO2(PETCO2)。两组均采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进行诱导,入睡后给予维库溴胺0.8mg/kg静脉注射,3min后气管内插管,连接德国DragerFabius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吸呼比1∶2,气体流量2L/min。术中PR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

5、酚2.5μg/ml、瑞芬太尼3ng/ml;I组麻醉维持吸入浓度1%~2%异氟醚。两组术中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8  1.3监测指标连接DragerDelta型心电监护仪分别在手术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腹腔充气后15min(t4)、手术结束时(t5)5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等指标。术中应用Roche公司ACCUCHEK血糖仪检测血糖。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麻醉药,术毕静注新斯的明2mg、阿托品1mg逆转残余肌松作用,待病人自主呼吸和保护性反射

6、恢复后拔管,并送术后恢复室观察30min。  术后随访24h,按照WHO标准对PONV进行分级〔3〕:0级,无恶心、干呕等症状;1级,有轻微恶心、腹部不适反应,可以忍受,能很快缓解;2级,恶心严重,难以忍受但是无呕吐;3级,严重呕吐,有内容物呕出。  记录患者自停药后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定力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设计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4〕。

7、8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等均有可比性(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两组病人术中BP、HR和血糖的变化两组的SBP、DBP、HR和血糖等指标在手术开始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观测指标t2时刻与t1时刻相比都有升高趋势,其中SBP、DBP、HR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组升高的趋势更加明显(P<0.05)。PR组和I组随着手术的进行血糖水平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是I组升高的水平比PR组明显,I组在t2、t3、t

8、4、t5四个时刻与PR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2两组各个时间点SBP、DBP、HR和血糖的变化组内与t1比较:1)P<0.05;与PR组比较:2)P<0.05  2.3手术后恶心呕吐情况0级、1级、2级、3级在PR组和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