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ID:15192488

大小:2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关键词】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7—2008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3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70例均为本院患者,住院52例,门诊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5岁;病程1~5年,平均3年。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4~52岁,平均43岁;病程1~4年,平均2.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  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2、(WHO)专家委员会公布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成人):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血糖(RPG)≥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5mmol/L;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值2h血糖值≥11.1mmol/L,以上试验需再测1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1.3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见口干、多饮、多食善饥、乏力、消瘦、小便频数等症状,形成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2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者多,症状相对较轻,发病后有的也会出现体质量减轻。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饮

3、食控制,餐后运动加口服降糖药。西药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11072,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0.5g,每日2次口服;格列齐特(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515,批号:070902)40~80mg,每日2次口服。  1.4.2治疗组5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降糖化浊汤。药物组成:生黄芪30g,太子参20g,生地黄30g,玄参30g,沙参20g,麦门冬20g,五味子10g,丹参30g,山药、山茱萸、天花粉、枸杞子、黄精、葛根各15g,苍术、泽泻各10g,薏苡仁30g,川芎15g。上方天津三延BZY150R型自动煎药机每1

4、0剂煎煮1次,分10日服用,每日早晚各服200mL。日1剂。  1.4.3疗程  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标准[2]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2结果5  治疗组38例,治愈10例,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32例,治愈4例,好转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40.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糖5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内因为素体阴亏,禀赋不足;外

5、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损耗阴精等。以上可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3]。导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而痰浊瘀阻、血瘀阻络是其主要的病理产物,有明显的相关性[4],亦是其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常以阴虚燥热开始,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胃)、肾,尤以肾为主。故通过补五脏、益精气、化瘀血、祛痰浊标本同治,达到益气养阴、化痰祛浊、活血化瘀的目的。根据这些特点,我们结合中西医的临床实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自拟降糖化浊汤以益气生津、养阴清热、滋肾固肾、祛痰通络、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并先以口服降糖药把较高的血糖及尿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后,在

6、逐渐减少降糖药量的基础上加用降糖化浊汤。方中以黄芪、太子参、葛根益气升阳以助生地黄升津止渴,补益脾气以固后天;辅生地黄、玄参、天花粉补益肝肾以滋先天,育阴清热生津止渴;沙参、麦门冬、五味子以滋肺胃,敛阴而生津;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黄精同用,滋补肾以封固肾关;佐以薏苡仁、苍术、泽泻、丹参、川芎共奏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功。糖尿病患者多伴呕吐、胸闷、乏力、苔腻舌下脉络瘀黯等,属中医学痰浊瘀阻之证,故本方在益气养阴基础上加入化痰祛浊、活血化瘀药物。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糖尿病及延缓、预防并发症和控制糖尿病症状比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参考文献】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3版.北

7、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9.  [3]陆寿康.中医症状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4]王惠敏.Ⅱ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失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4):24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