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

ID:1519111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关键词】儿童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伴临床症状称胃食管反流病。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障碍、食管廓清能力降低、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及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所引起。【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食管内症状1)呕吐:是小婴儿GER的主要临床表现。除一般性溢乳外,相当一部分为进行性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乳

2、汁和乳块,亦可为黄色或草绿色胃内容物,说明伴有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部分呕吐物为血性或伴咖啡样物,反映并发食管炎所致出血。2)反胃:是年长儿GER的主要症状。空腹时反胃为酸性胃液反流,称为“反酸”。但也可有胆汁、胰液溢出。发生于睡眠时的反胃,常不被患者察觉,醒来可见枕上遗有胃液或胆汁痕迹。3)胃灼热:是年长儿的最常见症状,多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的一种温热感或烧灼感,典型情况下,多出现于饭后1~2小时。4)胸痛:也见于年长儿,疼痛位于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常放射到胸、背、肩、颈、下颌、耳和上肢,向左臂放射较

3、多,少数患者有手和上肢的麻木感。55)吞咽困难:因炎症刺激引起食管痉挛所致。无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则表现为喂食困难,患儿有较强的进食欲望及饥饿感,但吃一口后即表现出烦躁、拒食。(2)食管外症状1)呼吸系统的症状: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吸入性肺炎、哮喘、窒息、早产儿呼吸暂停、喉喘鸣等呼吸系统疾病。2)咽喉部症状:咽部异物感、咽痛、咳嗽、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喉喘鸣、喉炎等症状。3)口腔症状:反复口腔溃疡、龋齿、多涎,系反流物刺激损伤口腔黏膜所致。4)全身症状:最多见为贫血、营养不良。少见症状有:①婴儿哭

4、吵综合征:指婴儿病理性GER伴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应激性增高,进食时哭吵,烦躁不安。②Sandifer综合征:是指病理性GER患儿类似斜颈的一种特殊的“公鸡样”的姿态,同时伴有GER、杵状指、蛋白丢失性肠病及贫血貌。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24小时食管动态pH值监测:为首选诊断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反流,还可以区分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食管pH下降到4以下持续15秒以上定义为一次反流。Biox-ocha评分>11.6考虑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2)食管钡餐造影:X线分级对判断GER产生程度有一定帮助。①

5、0级: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下端;②5工级:少量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端;③Ⅱ级:反流至食管,相当于主动脉弓平面;④Ⅲ级:反流至颈部食管;⑤Ⅳ级:频繁反流至咽部,且伴有食管运动障碍;⑥V级:反流合并吸入气管或肺。I~Ⅲ级为轻度,Ⅳ、V级为重度。5分钟内有3次反流即可确立有GER存在。(3)食管动力功能检查: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下、腹段括约肌或总长度短于正常儿者常伴有GER,但压力正常并不能除外GER。(4)食管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通过内镜及活组织检查可确定是否有食管炎的病理改变,并能确定其程度,但不能反映反流

6、的严重程度。(5)胃一食管核素闪烁扫描:可诊断有无GER,并能观察食管功能。同时了解胃排空、食管清除等作用,当肺内出现标记的99mTc,即可证实呼吸道症状与GER有关。以上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阴性。目前推荐联合应用两种测定方法,保证诊断的准确性。以食管吞钡造影配合食管动力检查与24小时食道pH动态监测最为常用。【治疗】凡诊断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儿,需及时进行治疗。GER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症、溃疡,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主要通过增加抗反流机制及消除反流物的作用进行治疗。1.一般治

7、疗包括体位治疗和饮食治疗(1)体位:新生儿、婴幼儿体位认为前倾俯卧30°最佳,但此体位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的危险,应慎重。年长儿右侧卧位抬高15~20cm,以利胃排空减少反流。5(2)饮食和喂养方式:新生儿宜少量多餐,以减少胃容量。婴儿以稠奶喂养(配方奶加米糊增厚)。年长儿少量多餐,以高蛋白低脂饮食为主。2.药物治疗根据GER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目的为增加LES压力,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食管蠕动及胃排空。(1)促胃肠动力剂:多潘立酮,系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使胃肠道上部的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促进胃排空,增加

8、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增加食管蠕动和LES的张力。剂量:每次0.3mg/kg,每天3~4次。西沙必利,系5-羟色胺受体(5-HT4受体)激动剂。刺激肠肌间神经丛的乙酰胆碱释放,加强并协调全胃肠运动,增加LES压力,缩短食管酸暴露时间,减少GER参数。不良反应为短暂的腹痛,肠鸣,稀便,有报道可致心电图Q-T延长,应用时应注意心电图的监测。剂量:新生儿每次0.1mg/kg,婴幼儿每次0.15~0.2mg/kg,儿童每次0.3mg/kg,每天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