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ID:15189525

大小:30.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作者:赵会玲王建平刘佳林朱爱华郄志欣朱晓红冯霞【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μg/次,4次/d,体重大的患儿可酌情加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补虚祛痰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1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

2、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为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其病程缠绵,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将笔者近年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下。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平均8.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1.2岁;有家族性哮喘史者9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6

3、.5岁,最大15岁,平均8.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2年,平均1.3年;有家族性哮喘史者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入选病例  1.2.1诊断标准采用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分度[1](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扩张剂有明显疗效;(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病例,可

4、作以下任何一组支气管扩张试验:作β受体激动剂之气雾剂吸入;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ml。在作以上任何试验后157min,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每秒钟呼气容积(FEVI)上升率≥15%,则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2.2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且属缓解期者。缓解期是指支气管哮喘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1.2.3排除病例急性发作者;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者;不能按规定用药而无法判断疗效者。  1.2.4中医辨证  肺气虚弱:面色

5、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出汗怕冷,苔薄质淡,脉细无力。  脾虚气弱:咳嗽痰多,食少脘痞,面黄无华,大便不实,肌肉消瘦,倦怠乏力,苔少色淡。脉缓无力。  肾虚不纳:面色白,形寒怯冷,下肢不温,脚软无力,动则心悸气促,大便澄清,或夜间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7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μg/次,4次/d,体重大者可酌情加量。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补虚祛痰汤。方药:茯苓8g,党参8g,陈皮6g,半夏5g,黄芪8g,防风6g,五味子6g,桔梗10g,地龙6g,僵蚕6g,生甘草6g。1剂/d,

6、水煎200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两组在治疗期如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可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2.3观察指标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IgE的变化;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前后变化,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测1次。免疫球蛋白IgE试剂盒由上海森雄生物制品所提供。  统计软件采用SPSS11.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观察组内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间差异情况,采用独立t检验。  3疗效观察    3.1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比较结果见表

7、1。7  表1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比较(略)  治疗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n=30  3.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直接计数比较结果见表2。  表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直接计数比较(略)  治疗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30  3.3免疫球蛋白IgE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免疫球蛋白IgE的比较(略)  治疗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30  4讨

8、论7  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