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

ID:1518549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子宫腺肌病摘要目的:寻找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26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发病年龄多在30岁~50岁之间,平均为43.5岁,有剖宫产史及宫腔内操作史的分别为18.3%和74.6%,临床以痛经及子宫增大为主要表现,合并其它病变者占27.8%,B超产前诊断率为50.8%。结论: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剖宫产史或宫腔操作史及痛经、月经紊乱等,结合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等可提高临床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理分析;B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2、[1],而临床诊断的漏诊率甚高,故提高临床诊断率,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6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6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3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的1122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126例,占同期子宫切除的11.2%,共中合并腺肌瘤15例,合并子宫肌瘤51例,占40.5%。本研究对此126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诊断标准按陈忠年等[2]标准进行评定。2结果2.1发病情况本组病例已产妇123例(97.6%),未产妇3例(2.4%);原发不孕3例(2.4%),继发不

3、孕17例(13.5%);有剖宫产史23例(18.3%),人工流产史45例(35.7%),有放置宫内节育器史43例(34.1%,其中26例在人流后置入),诊断性刮宫史6例(4.8%),行双输卵管通畅检查和双输卵管结扎史分别为3例(2.4%)和26例(20.6%)。就诊年龄大多在30岁~50岁,其中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2岁。2.2临床表现126例中,有子宫增大115例(91.3%),痛经68例(54.0%),月经过多或月经紊乱87例(69.0%),下腹痛12例(9.5%),无症状14例(11.1%)。115例子宫增大者中,105例子宫小于孕12W,子

4、宫超过孕12W的10例,患者均合并子宫肌瘤。62.3术前诊断本组患者术前临床诊断有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69例(54.8%),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12.7%),子宫肌瘤41例(32.5%),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有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64例,占50.8%,而误诊为单纯子宫肌瘤者竟达42例(33.3%)。2.4病理特点本组标本中,病变分布部位以子宫后壁及均匀弥漫多见,分别为55例(43.7%)和52例(41.3%),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单纯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40例(31.7%),合并子宫肌瘤51例(40.5%),腺肌病伴外在性子宫内

5、膜异位5例(4.0%),合并卵巢肿瘤5例(4.0%),合并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内膜息肉分别为15例(11.9%)和10例(7.9%)。表1126例子宫腺肌病标本的病理诊断病理诊断例数百分率(%)腺肌病及(或)腺肌瘤4031.7腺肌病伴子宫肌瘤5140.5腺肌病伴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54.0腺肌病伴卵巢肿瘤54.0腺肌病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11.9腺肌病伴子宫内膜息肉107.963讨论3.1发病率及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较大,占全部子宫切除标本的10%~88%[2]。本组4年内子宫腺肌病126例,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1.2%。其常见临床症状:①痛经:发

6、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1d~2d,是因为月经期异位的内膜发生充血、水肿或出血,经血潴留于肌壁,压力剧增,刺激周围平滑肌,使其产生痉挛性收缩,其痛经程度与内膜浸润深度有关,即浸润愈深,痛经愈甚。②慢性盆腔痛:呈非特异性、非周期性疼痛。③原发或继发不孕:由于盆腔粘连,卵巢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所致。④月经失调: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呈现黄体功能不全。其常见体征:子宫增大,特殊一点是子宫大小及质地随月经周期有改变,其因肌层内膜对激素周期有反应,经前期,子宫可较经后为大而较软伴压痛。此外子宫腺肌病常同时并发有子宫肌瘤,一般文献报道合并率在50%左右,我院为40.5

7、%,一旦与子宫肌瘤合并,则子宫增大形态及质地改变都可因肌瘤而受影响。  3.2发病原因和机制子宫腺肌病以往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6[3]。本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从本文资料看,97.6%患者有分娩史,提示妊娠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本研究中人流产史和放置宫内节育器史是分别占35.7%和34.0%,共有74.6%的患者曾有宫腔手术(或操作史),说明宫腔手术可能是本病发生的诱发因素。因在妊娠或宫腔操作(或手术)时,可能损伤子宫内膜的浅肌层,引起炎症性疾病,促使基底层子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