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

ID:15202004

大小:30.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宫腺肌病18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当阳市中医院6年来子宫腺肌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刮宫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必要时行磁共振(MRI)、血清CA125水平测定等综合判断。治疗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可行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结论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或保守性手

2、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可行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因;诊断;磁共振;治疗子宫腺肌病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周围平滑肌呈不同程度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发生在子宫肌壁内的特殊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往曾称为内在性内异症。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因其易误诊为子宫肌瘤,且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其在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困难。本文总结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当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7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4例患者,年龄32~54岁,

3、其中<40岁22例(占11.96%),40~50岁117例(占63.59%),>50岁45例(占24.45%)。有生育史175例(占95.11%),其中166例生产1~3胎,128例做过1~9次人工流产手术。>3次孕产史147例(占79.89),有不孕史9例(占4.89%)。1.2临床表现184例患者中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156例(占84.78%),进行性痛经109例(占59.24%),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子宫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1.3辅助检查1.3.1超声检查184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经阴道黑白超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其中129例(占70.11

4、%)子宫呈球形均匀增大;101例(占54.89%)子宫后壁显著增厚;41例(占22.28%)子宫切面有不均质强回声,边界模糊不清无包膜。1.3.2磁共振(MRI)本组患者中有36例行MRI检查,受检患者均发现子宫腺肌病病灶本身的MRI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肌肉组织,但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子宫结合带增宽。71.3.3血清学诊断本病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主要是血清CA125水平测定。184例患者中有89例行CA125测定,其中68例(占76.40%)明显升高。1.4治疗方法1.4.1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和病灶切除术。本组患者手术治疗155例(占84.24%),术中发现49例合并子宫肌瘤,

5、34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子宫切除术95例,子宫切除+卵巢巧克力囊肿切除34例,病灶切除19例,病灶切除同时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7例。所有手术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4.2药物治疗本组患者行药物治疗29例(占15.76%),其中使用孕三烯酮12例,每周2次,每次2.5mg,6个月为1个疗程。使用米非司酮17例,于月经第一天开始口服,每天12.5mg,连续3个月。2结果7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184例患者中行子宫切除患者129例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内未发现其他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病灶切除患者26例术后复发3例。药物治疗患者29例服药期间有27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有21例

6、在停药后3个月~3年内复发,3例妊娠。3讨论3.1病因子宫腺肌病多见于已婚已产妇女,本组有生育史175例(占95.11%),>3次孕产史147例(占79.89%),故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原因[1]。因刮宫术、分娩及刮宫产等可造成子宫肌层薄弱,出现基底部内膜内陷。另外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妇女,本组>40岁162例(占88.04%),在此年龄段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甚至萎缩老化,卵巢排卵稀少,直至停止,故此时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孕激素相对较低,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不但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并向子宫肌层内扩散进而诱发子宫

7、腺肌病。3.2诊断7根据异位病灶在子宫肌层内分布和浸润的范围不同,将子宫腺肌病分为弥散型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诊断[2]。临床上根据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和子宫不规则增大等典型表现,结合超声检查,诊断不困难。但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合并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极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本组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5例患者中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78例,误诊率达50.32%。因本病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保守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故在治疗前明确诊断是必要的。对诊断不甚明确的患者可行磁共振(MRI)及血清学检查,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