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

ID:15180729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_第1页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_第2页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_第3页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_第4页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73名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32例和血糖控制不佳组4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并与年龄和绝经年限相匹配的女性健康对照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比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差别无统计学意

2、义(P>0.05)。【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关系。【关键词】血糖;骨密度;糖尿病[JSUNYat-senUniv(MedSci),2007,28(2):184-187]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所引发的胸廓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更可威胁患者的生命[1,2]。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10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52.1%,女性患者超

3、过60%,且病情发展更快,但上述结论及其机制尚存在争议[3,4]。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复杂,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明显增加,但目前对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关系的研究甚少。我们通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测量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研究,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按1

4、999年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3名,患者来源于中山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根据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后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以下两组:A组,血糖控制良好患者32名,近一年多次测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均值≤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GHbA1c)均值≤7.5%;B组,血糖控制不佳组4

5、1名,FBG均值>7.0mmol/L、GHbA1c均值>7.5%。同时设立对照C组,为绝经后女性健康体检者30人。所有入选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均在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内(18.5~22.910kg/m2,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并排除肝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高泌乳素血症闭经、卵巢切除术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吸收不良综合症、癌症、服用类固醇、抗癫痫药、氟化物、利尿剂、雌激素、长期卧床等影响骨矿盐代谢的情况。1.2方法采用美国Holog

6、ic-2000型双能骨密度仪(变异系数<1%)分别对受试对象进行腰椎(L2-L4)后前位平均骨矿密度、股骨颈(femoralneck)、Ward′s三角区(Ward’sarea)、大转子(trochantermajor)骨矿密度的测定。用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HbA1c。1.3数据处理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SNK-q),分析

7、骨密度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相关分析。2结果2.1临床资料10各组的年龄、BMI、绝经年限及血糖控制的相关指标见表1。3组间年龄、BMI及绝经年限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年龄:F=0.062,P=0.940;绝经年限F=0.074,P=0.928,BMIF=0.067,P=0.936)。3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3组间均数用SNK-q检验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组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总体均数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BG:F=121.469,P=0.000;GHbA1c:

8、F=41.040,P=0.000);B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均较A组和C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间上述指标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骨密度在3组间比较各组骨密度测量结果见表2。3组间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3组间均数用SNK-q检验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组间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腰椎:F=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