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

ID:15179726

大小:1.5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1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_第1页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_第2页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_第3页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_第4页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孟子1、【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译文】孟子说:“每个人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都有不忍、同情,怜悯、体恤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nà)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

2、)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其声而然也。【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情。——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

3、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残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

4、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文本探究第一则(一)中心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四端说无……心_________非人也(反)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性善论)先王之政孺子入井例证喻证(正)(三)扩而充之苟能充之(正)苟不充之(反)仁义礼智——人皆有之,人固有之人本身具备不忍的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对此要扩大并充实它。1.这四端是孤

5、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思考回答:【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

6、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具备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应积极追求。3、【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注释】(1)几希:赵注云:“无几也。”(2)庶物:与庶民的涵义相近,指

7、万物,庶在此是众的意思。(3)非行仁义:赵注云:“非强力行仁义也。”【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细小,普通人把它丢弃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万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从仁义行事,不是去推行仁义。”【段意】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这一点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间会有圣贤、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为圣贤保有了人住,而其他人则或多或少丢弃了它。所谓“推行仁义”,是指带有功名心去行仁义,“非以仁义为美而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朱熹《集注》)。只有自

8、觉地依从仁义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而不违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义的本性。人与禽兽是不同的。以舜为例,说明仁义是根植于心的。人应从仁义出发,不违人伦。4、【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1)反身而诚,(2)乐莫大焉。强恕而行,(3)求仁莫近焉。”【注释】(1)万物皆备于我:赵注云:“谓人为成人以往,皆备知天下万物,常有所行矣。”朱熹《集注》云:“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2)反身而诚:赵注云:“反自思其身所施行皆能实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